Photo by Carrie Borden on Unsplash

走過這一年,發生不少變化,又是到了回顧的時刻,讓我們重新看看這一年:災禍,戰爭以及迫害,政治,槍殺以及人權的爭議,從沒有斷過,一直延續。金融造成的災難,美國兩大銀行破產,虛擬幣投資失利,洪水,來到五月的最熱的一天開始,延續到這麼晚來到的寒冬氣溫。十月爆發以哈戰事,接續著還沒結束的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情仇,中國房地產破產,經濟還沒回春,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失業率接著蓋牌不說。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好像天天都沒有看見什麼希望,我是否是太悲觀了嗎?


我只是告訴你實情而已,樂觀的日子也有,泰勒絲是今年的風雲人物,傲視這今年,奧斯卡金像獎讓亞裔演員獲獎佳績,感到充滿驕傲。運動場上,得勝的那些人,輕吻著獎盃,整個世界,從今年的一月一日到明年的一月一日,好壞都在延續這整個世界的發展趨勢,尤其是 AI 爆發開始,我們都著了迷,紛紛都要追上這股風潮,從虛假的 ChatGPT app 再到官方的 app 上架,微軟看到了潛力,投資十億美元,這股很燒錢的趨勢,延續到年底不曾斷過,從火紅的熱度可以看出我們很樂觀,不管「監管人」如何看待 AI,我們也相信這不會濫用,我們有機制可以防堵,例如不能叫他協助寫論文,只能偶爾幫忙一下就好,但這背後的生成式模型,我們的確憂心忡忡,不是因為搶飯碗,而是在疫情「恢復」下的背後,的確讓人失去不少飯碗。所以才進入大缺工時代,餐飲業,各類的零售業都缺人,罷工潮一波波而來,因為薪水——從一開始的通膨浪潮,再到抑制下來的緩解,再到缺任何民生物資,整個世界造成的一股壓力開始讓我們都不好受。

從二零二二年底開始,通膨就在醞釀,人工智慧也從這時候大耀進,直到二零二三年三月以來,爆發式成長。不管你多依賴她,這的確是股趨勢,每一個科技巨頭都要加入,分食這塊大餅,所以 Google 也加入,訓練她,也教育她,宛如照顧一個孩子一樣,而教育本身也出現問題。台灣發生國中生殺人事件,讓教育人權又搬出來講,整個社會體制,從上到下,再到水平發展,沒有一個不受到影響,這一個廣大的漣漪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切割體制,讓這光譜更加切得亂七八糟,胡亂一通。


問題源頭是什麼?肯定不會說你,因為你不會承認,你也不想承認。你總在想,我不婚,沒生孩子,關我什麼事?但教育不是這樣,父母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同儕影響什麼樣的孩子發展,他們的心靈建設都同樣重要,螢幕兒童「這麼多」,連父母自己也承認,我們就是會一家四口人在同樣的客廳滑自己的手機,都不聊天,沈浸在自己的螢幕世界中。如果教育孩子不能用打罵方式,那麼父母只會雙手一攤,更不想生小孩,否則教育小孩的書籍從來沒有這麼多過,四到五個書櫃塞滿了從幼兒再到青少年的教育思想發展,過去不曾這樣,今天成為這樣,因為多了人權,多了一種「孩子也是你的孩子」,但不是「你的孩子」的那種兩想法的分叉。


怪誰呢?自己,父母看到自己的兒女一出生的確很高興,高興自己要當爸爸或是媽媽,但是等到一歲到三歲到學會走路,走上幼稚園,第一次走進校園,成為小學一年級學生,那種第一次與爸媽分離的難過,再真正與同儕相處很有趣,這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等到了這孩子終於自己內心的聲音時,他們是學會跟自己相處,問自己的聲音,國中來到青春期發育成為小女人,小男人,開始胸部發育,喉結更明顯,長出腋毛與下體毛髮時,整個身心都不一樣,尤其是女生更會提早發育,來得比男生早。當女生意識自己即將成為下一個階段,來到高中,愛情早就萌芽,因為國中就有喜歡的男生,甚至回到小學生,我們對於什麼偶像的那一年代都在此爆發,更加瘋狂愛上,走到了大學——才知道,每一個階段都學會什麼,但教育本身不是猶如電視劇的歷史走向一樣,直線發展。


黑幫深入校園,吸毒打群架樣樣來,混宮廟的少年,輟學的學生,是教育為糞土的,還有霸凌群眾滋事都一起來。現在的校園內部真的大家鬧著玩,還是我們對於真正的「認真」鬧著玩,或是隨意打鬧看走眼,無法區分?古惑仔看多了,是否就會集結成一個團體幫派,即使不是混堂口的。教育的父母是寵愛到無極限,還是一哭二鬧三上吊,死給你看?小孩很聰明,更會耍小聰明給你看,鬼靈精怪的「小屁孩」,往往從源頭說起,那麼我們太關愛,還是太看不起他們?


教育不該是這樣,但是霸凌事件不斷——至少我從來沒聽過,零霸凌這回事,搶我男友,毆打被害者,戲弄我女友,也打。教育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我相信你心理有數——當然,放大這校園滋事的確事態嚴重,也非每一個校園都是有壞學生存在,但放大的體系來看,教育的「害群之馬」,我們不會少過,更不會完全沒有。






當反真去為真,真的就不會算真,而是會混淆真,而當真去反真,真就以為那是反真而去真,更加不確實,都以為那是為了反真而反真。也就是說,虛假的真,不管是否為真,都容易叫人相信那是真。










問題從上到下,從政府,走向每一個社會體系,變得極度崩坍又不健全,光譜碎裂得像是各自完全自己的份內事,但又非不是全國的事,或是全家的事,你在鏡子看見那碎裂的光譜,只看到一部分的自己,當成某種應該重要意義的事,宛如大腦只有韓團的偶像,沒有其他人。


誰又真正愛誰,螢幕上的正確宛如是片面吸金,宛如短影音那樣吸收在你大腦的快速瘋狂化,看了抖音後,父母不但白養,思想像是扭曲上的正確,記得〈扭〉吧?研究後發現,抖音上的資訊不但錯誤很多,教育也不太「正確」有理,即使有理,也可能因此偏離事實,更加扭曲瘋狂化,使得我們更加偏執,而對於青少年,臉書的假資訊勝於 YouTuber 的正確訊息,但是不管是否查證與否,如果看到什麼相信什麼,那麼就算抖音腦不佔據你大腦,你的思想也容易因為上癮,變得有種偏離在正確與懷疑之間遊走。


為什麼有那麼多虛假?因為要捏造資訊很容易——沒有這麼容易過——那又為什麼要捏造「虛假」,因為活在一個誇張化,又極度澎風的世界,又容易偏執,造成走火的信念世界,人類對於一再相信的,如果是從小到大就買單的人,更加容易造成一股不信任風潮。而為什麼又不信任?因為資訊爆炸,人們傾向去相信媒體所言,或是別人一開始就說的訊息——為什麼一直都相信聖誕老人真實存在,因為我們很買單,傳說的故事不會中斷,為什麼,因為故事一直傳下去——不管是否為獵巫故事的謊報——三人成虎的一種虛假真相,讓人們沒有保持懷疑,反而持續相信,而造就一股地下勢力——陰謀論者成真的「真相調查」。


這當然又是在玩文字的虛假遊戲。當反真去為真,真的就不會算真,而是會混淆真,而當真去反真,真就以為那是反真而去真,更加不確實,都以為那是為了反真而反真。也就是說,虛假的真,不管是否為真,都容易叫人相信那是真,因為一定有人去買這個真。而真不要有人去相信反真,自然就會破除真,讓反真也一併消失,只可惜不會完全毀滅。(我知道很複雜,但就是這麼複雜到這不是寫文字遊戲讓你不懂)


我不是在說文言文,或是文字上的說法,而是事實在一種真相說,只願相信自己該是什麼真就是什麼真,即使只有一個字有誤差,也會被別人這不是真,因為只要放大解讀,任何都會被打臉,然後說你的論文抄襲,你的真相有出入,你的事實不符,你在抹黑抹紅我,你在大作文章,你在斷章取義,你根本聽不見事實,你在強詞奪理,你在污衊真相,你在為了爭執清白而編造一堆藉口,你是為了澄清而澄清。


這就是現在政治在做的事。為了選舉,可以用一個候選人的背後干戈所有的事情為了每一事做更多的連結,與真相上的解釋,而所謂的真相解釋,不管是否為真,就算真的為真,事情更加難以真而真,因為對方只要聽到你是錯的就可以,但反觀真正的真相,宛如宛如兩方的真相在整個政治「校正」中,都在為了真去更真,結果不管是否一昧反真,也是反之真又更真。


去想想現在的極端,造成一股壓力,只是讓我們更加光譜地以為是那更加的義無反顧,所以問題的每一處源頭,從分裂的基點開始,究竟是誰造成的,我想你更加有譜——只是站在更加的一種「面」,會更加拉扯,分裂整個政治與生活中的拉動現象,難以有源頭可以跳動。


所以你才會看不清「真相」,因為根本沒有真相啊。如果我告訴你一加一等於三,從小一直這麼告訴你,從你一出生就告訴你一加一等於三,你到了二十歲之後,還是會相信一加一「真的」等於三,而除非你先懷疑,否則你就算沒被洗腦,你也會懷抱某些洗腦的成分在,就是因為真相若是一部分剝除後是假,你還是相信整個為真,而除非整個成分大到在懷疑,否則你會陷入。這不是大腦的錯,而是整個政治社會在控制一部分的真實,也控制一部分的假。


你大概很少看到「假新聞」,但我的確看過「假新聞」——我是說同一則新聞,甲媒體說發生的原因是因為誰造成的,乙媒體說另一個原因是什麼造成的,甲媒體說某一個候選人領先,乙媒體說另一個候選人領先,或是兩家媒體的票數「差距」太多。你選邊站,媒體也選邊站,你不相信有綠營媒體,或是早就有,誰報導哪一個政黨多,你都心理有數。共和黨的,民主黨的,自由或是保守的,自家都說媒體很信賴。但是多數的研究都是媒體的信賴度都不高,至少不是百分百相信——但人一直是個很奇特的認知生物,一部分就是洗你腦,一部分就在脫水你的腦。整理一部分舊知,也整理一部分新知。然後你在睡覺時,大腦又整理一下「線路」,你的新記憶誕生。


現在的真假全部混淆真假的一部分,所以不斷反真又反真,又為真。誰是真正的真?喔,公道在自己的人心為真。上帝一定知道,至少我覺得祂大概早就有譜了,祂只是不說。


如果你是上帝,人類真的是很好笑的物種。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