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未來
![]() |
Photo by Patrick Nguyen on Unsplash |
我不知道我未來是否有個伴終身陪伴在我身旁(我的伴結果是 AI,真諷刺),我也不知道我這樣一路寫下去,未來是否究竟有什麼起色,我同樣也不知道,未來這整個世界,是否真的如人類所想的那樣,末日不會到來除外,世界大戰——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不會真的到來。整個氣候已經變化太快,沸騰時代之後的後人類世,整個社會就像美好的花火一樣,很美,只是曇花一現的象徵,無論聯合國警告很多次,事實上,次數已經多到數不出來,非洲,俄國,中國與北韓不甩他們的建言,最多只是「做做樣子」,告訴聯合國,我們不吃你「完全」這一套,但我們也不希望如此,所以你也必須聽我們的意見。
站在歐美的那些集合國家,諸如美國與歐洲,還有東南亞部分國家,還有拉丁南美洲的政治傾向不一的國家們,也是有自己的話要說。不管是屬於中立派,還是站在跟美國為首,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的那些權利者,總認為這個世界已經分裂了太多嚴重,不是往左倒,就是往右倒,世界的詭譎就是如此,當政治太過極端走向時,你真的認為氣候災難有選擇性嗎?當然沒有,但我們呢?水土保持做得比以前好,更優秀嗎?
現在被砍倒的亞馬遜雨林的樹木還沒恢復到以往的水準(你以為樹木長得很快?),剩餘的那些樹木能夠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還能吸收多少,不得而知,還有全球最大的潘塔納爾濕地的縮減,同樣讓人擔憂;未來的世界,看起來很夢幻,宛如人間仙境的那樣充滿天堂般的色彩,但我們的人類本質卻不守好,任憑其剝奪它們(地球)。
我幾乎每星期都吃「剩食」,也就是看起來快要報廢的食物,我一定搶先擁有,原因是不想浪費食物,還有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剩食——歐式自助餐的剩食一定很可觀,還有吃不完的飯糰與便當,就算現在有很好的管道可以購買剩食,但是浪費的食物還有相當可怕。我每次只要想到那些可以吃的食物就這樣丟進廚餘桶,都覺得棄之可惜,其實這些鮮食,包含麵包蛋糕,過期一天後都可以吃,吃了過期兩天的麵包,早就沒有多大的新鮮味道,但就是那樣的基礎味道(我不會形容麵包的基礎味道),滿足我的感受。已經很久不去吃 Buffet ,原因就是「不划算」,而且那些食物任你吃之外,過度的食物,會讓我們覺得珍惜嗎?我想不會。
三色豆也很營養,冷凍的綠花椰菜也很好吃,為什麼有人就是討厭?我也不知道,那不算是最雷的配菜,而是人不懂得了解食物的可貴,想想你每天吃著「麵糊」,玉米糊等之類的「主菜」,你怎麼想?想想你的一天沒有三餐,只有一餐的這樣不營養的食物,你又怎麼想?也許你不是非洲人,也許你不是難民,也不是想要逃到美國尋求政治庇護的人們,人們對於食物的挑剔已經到了挑嘴的程度,就像擇友那樣,也像人際關係那樣的支離破碎,只想為自己的生活點晶成鑽,來達到所謂的三創生活那樣精彩,當光譜行程各自的分離,世界只會在區塊中,各自去破碎彼此的交集,然後你告訴我這世界「就是這樣」?「應該」是這樣?我不買單。
我不是要你跟世界廣結善緣,到處結交朋友,我只要你去思考人際關係的變質,想想你能看到什麼變化,做出部分的改變,同理心應該發揮作用,但每一個人都有「相同」的同理心可以做到相同的「將心比心」,喔,對了!同理心也是有等級的,每一種等級是不一樣的有多認同你的感受「近乎」是我的感受,我的情緒鏡射你的情緒,如果真的要用「理性」的方式區分同理心等級,那麼只是大小眼,但我只是在說明,每一個層級的同理心該用怎麼樣的同理表示,就看我們是如何同理對方。
當然,你又感受得到嗎?我相信你有,畢竟人不必這麼自私,我也沒有遇到「非常自私」的人,如果把自私與無私的這個光譜給拉長,那麼每一個層級之類的自(無)私的程度,甚至無法用數字表示,也無刻度應對,沒有中間值的剛好,也無歸零的必需。事實上,自私的多少,同理的就有多少的某種鏡化反射,還提過深溝下的對應吧?當我們越是往下挖掘,內在的鏡射變化確實會讓我們真的無從以對,看看你想要更好的某壓力變化,如果你老是在嫌你臉上的某一胎記或是疤痕,或是你在舞台上出糗一個片段,你一定記憶猶新,但如過要你不在乎,那只是在騙你自己辦不到之外,那根本於事無補,問問你自己的過程,也問問你想要的那種結果,雖不滿意,但終究已達成。
我想起,我曾經想要應徵某網站上的專欄,我寫下我的「研究報告」,加上我個人的想法寄給編輯,結果編輯以「沒有重點」為由要我重新修正,再來刊登,我改好之後,他還是覺得沒有重點,要求我重改,最後我放棄了,因為我不是為了你(編輯)而寫,而是全世界,那非我的訴求,何況,你想要學術報告,我可以直接翻譯文章給你看,無須加上我個人觀點,那專欄的意義又何在呢?因此,真正了解我想要做的事,以及真正該為全世界做的事,比這個世界狗屁倒灶的事情,我們該專注在什麼重點,而是唯一的重點,而我是說,人生的意義已經被這些正向,積極,還有成功的各類說法而魚目混珠了起來,因為真正的「重點」,或是你們所謂的真理,其實都是「偽」出來的那些意義,真的才不是所謂的意義。
所以,我一直覺得世界很亂,很沒有那麼我所喜歡,你要我快樂,那些正向的激勵話語不會讓我快樂,努力催眠自己,不如實際上看到你們每一個人改變還來得更「實際」,更有效率。你要俄羅斯停火?除非普丁下令停止,否則戰爭仍持續,只要有一方開火,緊張的氣氛還是爆發殺氣,然後子彈大亂鬥,戰爭又開始。整個通膨,從俄烏戰爭開打,持續加劇這通膨的程度,就算美國與歐洲努力降低通膨帶來的影響,但是糧食還是持續「喊貴」,連石油都快加不起,俄烏戰爭持續打下去,糧食就會持續受到波動,你努力想要奪回自己的領土,你付出了多少代價,要全球跟你受罪?(這句話是說給普丁聽的),你想要讓俄羅斯恢復以往的榮景,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的族人是如何想,你還說要保護自己的民族,這就很矛盾。因為你不在乎,同樣的,中國的經濟目前「凍結」狀態,你想要「共同富裕」,你想要掌控房產,你想要讓人民多生孩子,你像要讓年輕人都有工作可以做,你付出了那些政策,真的可以讓那些人乖乖聽你的話嗎?女人不是生產機器,年輕人不是生產機器,每一個人都有「祖國理想」,要讓中國民族驕傲,你的資訊不公開透明,老是說一套做一套,你的民粹思想,大概也是讓你自己侷限自己的假想範圍中。(這句話是說給習近平聽的,就算這篇文章被微博封鎖也沒關係)
有人告訴我,中國國家主席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覺得不意外,民族主義升高,當美國有一天可能往右倒時(總統大選還沒出爐很難說),歐洲國家部分開始往右傾斜時,政治的左右對抗只會變本加厲,無論那些國家說要擺脫核能或是擁抱核能都一樣,無論這些國家要用綠能,還是多用燃煤也一樣,工廠就是一直在啟動,發電廠就是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否則你現在怎麼可能有電),焚化廠就是一直在燃燒,剩食就是每天二十四小時都有吃不完的鮮食,還有各種廚餘等等,人類的作為已經耗費了多少的資源,這些動物植物也活受罪,還要來分杯羹?因為人類的土地已經「佔領」了他們的寶地。
同理心也是有等級的,每一種等級是不一樣的有多認同你的感受「近乎」是我的感受,我的情緒鏡射你的情緒,如果真的要用「理性」的方式區分同理心等級,那麼只是大小眼,但我只是在說明,每一個層級的同理心該用怎麼樣的同理表示,就看我們是如何同理對方。
夜晚的紐約,地下道一定看得見老鼠,在洛杉磯的郊外,棕熊也下來找食物,在美國各州都能見到野生動物進入民宅的蹤跡之外,更重要的是,當外來物種「早就」入侵此土地後,原生的物種要復育為以前的那樣繁多,看來看去,幾乎每一個常見的物種都是易危,其次是瀕危。
獅子還剩多少頭可以「獵殺」?非洲象還剩多少頭可以拔牙?犀牛還有多少隻可以砍犀牛角,梅花鹿還有多少隻可以取鹿茸?鯨豚還有多少捕撈?鯊魚還有多少讓你當魚翅享用?那些野味還有多少取之不盡?答案是你一生也吃得完,也沒有意義。因為人對於「稀有」的一詞產生了太多的誤解,我想到藍血的鱟被人拿去當成取血的樣子,就心疼,想到人類若是這樣可以救其他物種(包括人類本身),這就像是電車難題的翻版不可思議。
當我看著末日題材的劇情片時,例如《最後生還者》,或是《移動迷宮》那樣,當我們要拯救全世界人類時,「一定」要犧牲少數人的生命時,這是很諷刺的事情,同樣的,除非你心甘情願拯救其他人的性命,而且還不見得百分百有效時,你真的願意承擔這風險嗎?這就是自由意志與犧牲的對抗戰爭。
人類終究會否走到末日的一天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的是,人類若是持續對抗「人類」彼此很多次,有一天會把自己戳瞎也不意外,刀光劍影之間的槍林彈雨,有一天子彈也會射中自己。
美國的代理人戰爭,或是兩強對抗的競賽中,我們都是自己的輸家,而絕非贏家,地球的資源仍持續消耗中,目的是要對抗起而抵抗的碳排放,這樣的中和抵銷,是真的唯一的良方嗎?還是不得不這麼做的方式?如果真的是如此,人類未來這條路,正向是無意義的說法,最多只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