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樓

圖片來源:Rick Schwartz

站在高樓大廈往上看,就好像看見了我們的高低落差,現在所講的夢想,理想,希望——在這裡不存在,只有餘光在微微發亮。說什麼人生應該要有夢想,要努力實踐,在這裡微弱的「溫暖」之下,其實不覺得可以。說什麼人生要不怕失敗,要把失敗當作稀鬆平常,在這樓梯的角落中,也不會有人注意。


你可以往上走,但永遠不會走到下一層樓,因為上一層樓離你很遠,無論你怎麼走,彷彿要接近樓面了!但就是無法踩得很穩實,很有落實感,往下走倒是很簡單,但如果一腳踩空,那麼往上走簡直要累死了自己。

站在這樓層中央,要上無法直上,要下不能只想往下,對我們這些「賤民」來說,每一步都彷彿都走得很艱辛,或許有人會經過你身邊向你問候,或許你會留下足印,讓別人看見你的訊息,但除了努力之外,難道沒有其他辦法嗎?是我們太樂觀了!還是我樂觀得不夠?或者我的樂觀與你(們)的樂觀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能怪誰呢?畢竟,樓梯不是生來就是那麼順遂好走,有時候階梯不像階梯,反而像平路,有時候階梯像梯子,需要用手攀爬才行,甚至有時候階梯的高低落差比想像來得更加起伏不定,每次要預測前方的路,就像都以為已經看到願景了,才知道還有一大段要走。

富人永遠不會往下走,因為他們知道往下走,就好比走下了懸崖一樣可怕,或許他們含著金湯匙長大,不懂地下室的黑暗,也或許他們不懂生在中間樓層的我們,要走到這一步,可能還需要轉了許多個彎路,然後再經過轉角才能繼續走,沒有指標,更沒有什麼指引,靠著雙手雙腳能夠走到?或許只是住在隔壁房間而已。

我們能夠在同一棟樓盡情享受這層樓的娛樂,最多,可以花點入場費,來享受上一層樓的娛樂究竟是什麽樣。你若是要高貴娛樂,那麼金錢的確可以買到,只要你願意付出,錢「絕對」可以買到你要的。

但你絕對無法賺得七點五萬美金的高額收入,現代人的這層樓,最多只有一半,大部分的人要因為這樣而煩惱,那麼我們的確在為某些而傷腦筋,只是盡量不寫在臉上。許多人告訴自己還有希望,因為人向來——若是不樂觀,簡直會害死自己的前提下——我們告訴自己要堅強,要「努力」,持續努力,堅持你該堅持的,到死也要堅持下去。

但社會真的會因為你的堅持而變得更好嗎?就算這層樓笑你,上一層樓也笑你,甚至幾乎每一層樓都等著看你出糗,你真的願意冒著「不要臉」的風險持續下去嗎?你現在說是,可能到了絕食抗議的某一天,你長期不進食的情況下,可能都為時已晚,開始後悔......

談論夢想,沒有資金,沒有人脈的前提下,根本是空談,你若是不願意負債,背負龐大債務的壓力下,不可能成立你的夢想,然後實現。每一個人都笑我,遲早要回歸現實,因為就算你的能力強大,但誰能看到這個角落的影響力呢?

樂觀的人依然會樂觀,悲觀的人持續看衰樂觀。世界上的相處的人不願意跑在每一層樓問手寒暄,就算有,依然是「少數」,而就算你有改變這整棟樓的見解,別人總是要看看你的「藍圖」是否真的那麼有效?

而每一個人,包含你,你不是唯一一個自怨自艾的人,你憑什麼讓別人可以看見你的不凡一面?我們應該隱藏光芒,還是外露光芒,這無法有答案,見招拆招,了解哪個真正有意義,這社會的樓層,要是站得穩重,大概都以為是是住在屋頂的人幫得忙吧!

樓層不會崩塌,你不用擔心,因為想辦法穩住的人大有人在,中間的阻尼器會發揮穩定作用,但它不是設立在低樓層,而是高樓層,地下室的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存在,甚至,如果他們知道,也會在發生地震時,因為驚慌失措而逃了出來被外面的掉落的磚瓦給砸中,造成傷亡。

每一個人也都存心相信,但我們每一個人在發掘意義的存在時,就要必先把意義存在的關係點給相連,就像找到正確的插頭,才能連結。

是我們太自己嚇自己,還是太相信自己真的有一天會一命嗚呼?畢竟人只能依賴自己的直覺,自己的感受,這大概也是這層樓的人們在相處上,總會有某些「聚合」作用的影響之下走不出的原因。我們無法高聲吶喊,是因為我們走不出這層樓,最多只能看看窗戶的風景,而如果你想要走出來,那麼就必須在這層樓的中間才能眺望一點風景色彩。

那就好像是你的心靈寄託,你的守護堡壘,唯有在這裡,你才能感到安全,而唯有在這裡,你才能感到舒適,而要離開多大的舒適圈,你才能看盡人生,了解這層樓的存在意義?你會問自己,也會問問這層樓的其他用戶,什麼人都有,隔間之間還有茶水間,或者稱為工具室,還是什麼空房間之類,而總之,你會想辦法了解用戶們的聚集故事,讓他們溫暖你心,畢竟,你是不甘寂寞的,不是嗎?

但有用嗎?不是只有這棟大廈而已,你的視覺相信還有其他大廈,只是你沒有交通工具能夠離開這麼遠,拋棄你家人朋友,想要回來都難。或許不該這麼死腦筋,或許不該這麼盲目跟隨,要做一些改變,畢竟就像常人所言,要改變別人,一定要改變自己才行!不是嗎?但說真的,如果改變自己沒有結果,把自己連靈魂也出賣了!怎麼辦?這可是張不能反悔的契約保證,你如果要跟死神簽訂,那麼考慮的不是只有靈魂而已,甚至連你都不認識你本身的現身存在了!

這也是我們極力要保存意識的原因,相信意識存在,都「幾乎」認同自己的存在,而認同自己的存在,就幾乎相信自己存有意義的存在,因為每一件事都有意義,你執意相信,每一個人也都存心相信,但我們每一個人在發掘意義的存在時,就要必先把意義存在的關係點給相連,就像找到正確的插頭,才能連結,但誰願意拿出真正的插頭相連正確的接線?

所以,每一個人不是被電到,就是害怕再一次被電擊而放棄,帶有正確的正負極要相連,首先就是我們要拿著正確的電流,頻率,還有伏特與電阻,電容器等等,要在他們所稱的「對」的時間,才能遇上「對的人」所附設的線路相連才行。有些人是藏得很明顯,有些人卻是藏得根本不了解,不是每一個人身上都會寫著「請相連」這麼顯而易懂的標籤,也不是每一個人真的願意與你相連,世界上的人口,這層樓的人口實在比你走到對角都顯得很遠,可能你只走到樑柱之下,你就決定在這裡「定居」。

我們都渴望連結,這就是人是社交動物的主要原因,因為連結可以讓人感受到電流的觸碰,讓靈魂保持恆溫,讓身體受到一股暖流,保護自己。但也因為重視這層連結後,我們就容易因為連結的過程中開始暗較誰的力量較強,開始想想為什麼你的電容比我好,你的頻率比我更加共鳴?在人與人相較的這層樓,不是我們很願意這樣做,只是因為在觸碰的過程中會不經意地將你的靈魂點燃,因為你仍相信要透過外在才能觸控內在的光芒,人不是期望自己更好?那就是要觸碰出火花!不是嗎?

可能嗎?當然能!在未知的樓層中——或者說在角落上的樓層中,都有可能有一條未開闢的樓層等著你走,但是你找得到嗎?拿著地圖也沒有說明,指北針也指不對正確的方向,也許可能要轉個彎才能看見?或者你必須彎下腰才能願意爬進水溝才能願意走?但很難說,一切只能停留在這層樓,甚至你的房間內。

想一想,我們都可以聽到隔壁房間傳出來的「激情聲」:敲打牆壁聲,電視聲,外面施工聲,甚至你——若有小隔間出來的嬉鬧聲,當然前一個人上廁所的沖水聲。你會不斷猜想到底發生什麼事?你會懷疑這到底影響到我了什麼?你想要出門查看,但你只看到有人在門前澆水,卻不見有人在天花板施工。

這大概就是我們影響的錯覺效應,依賴這兩個感官之下,開始備受痲痹與操控,不斷在娛樂的聲光之下,我們開始跟著他們帶來的刺激跑,就像吹著笛子的少年,根本不能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因為聲音總是忽左忽右,強烈的光芒訊息簡直要把人鎖進房間,但我們就是要出來「享樂」,不是嗎?

人不可能「躲」在自己的房間內一輩子,因此,花錢享樂不是罪,是一種人生上的解脫,更是短暫回憶,所以我們才這麼喜愛「遊山玩水」,到處在這層樓的山景河川,留下「到此一遊」的足跡。

定義我們自己,是為了存在我自己,幫助我們自己,是必須要備受檢視與存在,如果沒有回憶,那麼我們就不是我們,你們不再是你們,這層樓的連結效應之下,我們要收集一種作用,讓我們更為強大,能夠跳躍下一層樓,繼續樂觀的旅程,這也是我們要求進步的主要推力,因為想想,若是沒有眾人,社會聚結的氛圍不夠刺激到人的中樞神經,讓人覺醒,我們需要聲光,更需要一種無形推手,好讓這層樓證明高過其他層樓。

他們會擔心嗎?可能不會,但窮人呢?如果能夠改善他們的這層樓,那麼每一層樓爬起來就不會那麼氣喘吁吁,說不定更為省力,但人們如果真的能夠選擇往下一層樓居住時,我們真的願意縱身一跳,走往那層樓的神秘與不適應嗎?

這層樓是有科技的,那層樓是沒有的,甚至你期望的可能都是奢侈,他們不願意——或者只有少數人不願意走那一層樓,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自給自足,為何要奢求這樣的進步水準?他們也許一輩子願意住在地下室,起碼這裡還是個「社會」,是我們願意留下的,你們呢?你們可能連嘗試都不願意嘗試,只願意大聲囔囔。

屋頂與地下室的人有別,因為我們的視覺無法看見這兩層的區別,沒有地下室,就沒有突顯屋頂的氣場,而沒有地下室,就以為這層樓看起來是一片水平,地基打不住,更不是讓這層樓住起來安穩。


問題來了!怎麼樣才能讓這住在「天上」的與住在「水面下」的人,拉近最合適的電流?也順便幫助我們一把?還是人自私的模式下,一點點電極不對,就弄得讓人烏煙瘴氣?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