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事
Photo by Pablo García Saldaña on Unsplash |
在台灣,男女平等是個神話,不折不扣的神話。聯誼,這件事,從這幾年下來,效果不彰,百對男女,能夠成功的不到十對成功,甚至可能不到五對,這還是有經驗的未婚男女的感想,幾乎每參加一場,就得消耗多少銀子,男女不平等,男生出的錢明顯就是比女生多一倍以上,女生甚至可以免費參加這類型的配對活動。再者,即使你配對成功了,要完婚,或是說,要從認識到交往,再到完婚,這都需要重重考驗,才能經得起這樣的「戀愛考試」。
有多少人想要走入婚姻?即使你口頭說不願意,有多少人真的想要另一半,即使你現在死不承認。一個人很好,可以到處遊山玩水,愛去哪就去哪,沒有人管,這就是自由的感覺,不需向另一半報備,沒有人監督,只要是你一個人,享受吧!一個人的生活,這種感覺,沒有人覺得不好。
如果你五十歲還沒有結婚,沒有人會說你什麼,因為婚姻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可是一個人的不婚,兩個人的不婚會影響與你有類似看法的人們,成群結隊下,單身是個未來的趨勢,我在過去章節中也有提到,單身的商機,廠商可說是很清楚這一點,單身的迷你燒烤,一個人的精緻料理,還有單身族準備的輕旅行都有,單身一直是未來非常確定的走勢,也就造成了兩種的不平等,對自己好,不見得對其他人平等的一樣好。
為何要走入婚姻?既然兩個人都不好,一直磨合下去,不如早點分開比較好,問題不是在於磨合與否,而是兩個人在溝通與了解做得不夠成熟,我們了解一個人要瞭解到什麼程度才算是「了解」?你媽(或)與你爸都不見得了解你,你大概也沒什麼資格說了解這件事才算是真正的瞭解本身,你的另一半,真的知道你在想什麼?默契這回事是因為我們長久了解這一部分,還是我們都只是一知半解都以為自甚了解?
個體主義發酵,兩個人興趣不一樣的人也有可能成為一對夫妻,只是我們只看到相同的這一部分。就拿之前的聯誼話題來說好了!男生要努力去想話題,去勾引對這女生的興趣,女生的興趣看來看去對比男生的話題,也八九不離十,那麼在一起大概也很難有可能。男生,尤其是在台灣,還要去上兩性的課程,例如如何吸引女生的注意,如何讓女生主動找你聊天,如何開啟兩性的話題,如何讓她對你有興趣,YouTuber 都在教你,你都沒有注意到?重點是我保證你還是無法套用在各個女生身上,因為女生個性大不同,有女生就可以聊下去,有女生就直接給你句點,有女生就轉個話題,有女生就乾脆不回答,而有女生就見好就收,不想多聊兩句,而有女生就直接走人。到底是為聊天而聊天,還是我們這些男生就老是要看女生的臉色?
女生看著手機裡的聊天群組,是有選擇性的,是這個人能夠勾引她的感覺,讓她有種心動的感覺,覺得很投機,可以聊下去的對象,兩者的興趣類似,可以相互提問,可以相互關心,可以真的聊下去,也問題是,聊著聊著,雙方真的可以進展下一步?這又是另一個問題。男女不平等這件事,好像建立在男女角色很難互惠的天秤上,男女不會換位思考,即使有,也不精確,即使我們都有同理心,這件事本身上,又會想,要我嫁給你?你又算什麼?
所以在台灣,要衝高結婚率,不太可能。離婚率倒是很容易,只是沒有結婚,當然就沒有離婚。結婚,是要看相處,而不是愛情,但如果只有愛情,又沒有婚姻,我們就很難在相處層面看到愛情本身的基礎,而讓兩方取得真正的共識,「我都幫你洗了多少年的衣服,這叫不是婚姻,不然是什麼?」你會想到這點嗎?婚姻要磨合,愛情也要磨合,先有愛情,才有婚姻,這大概就是多數人的共識,可是先有婚姻,後有愛情,也是有可能,只不過,感覺在愛情與相處之間的磨難上,我們只有怎麼樣的型態才能形塑出剛好的姿態?
這很像政治,還記得〈愛情.政治.偏見〉嗎?或者又像我後來提到的四象限光譜,同性戀或是異性戀,男或是女,左派與右派,然後再加上愛情,或是婚姻之間的象限,你大概也看到這樣的複雜度是前所未有的複雜。
複雜程度下的三層人心,或者說是泡泡連結的每一層結構構成了社會連結下的一懂奇特異事。人心很弔詭,我們真的想要更好,集體得更好,就會去尋找同溫層來下達我們是否這樣的關係層,而關係層,很難再容得下其他的意識層面,就像你把兩隊陌生人硬是分成兩隊,這兩對一定就有自己的主體意識,心理學研究談到的主體結構,或是說團體上的群體共識,是讓我們有屬於自己的歸屬感,是屬於這個最有強烈的企圖心,但我又不認識誰,我們的歸屬光榮感真的就只是因為我是紅隊,就對紅隊更團結?
你大概不會去找反方向的主體意識,就像你不懂重金屬搖滾到底有什麼入迷的成分在,而如果你是死亡金屬迷,你大概覺得輕音樂很無聊,同樣的道理適用於左派與右派的兩邊,而如果兩邊有相同的理念在,我們當然有「在一起」的可能性,民主與共和是有可能成為一對,只要對執念有堅持的成分在,例如防護邊境,或是說猶太教與東正教的觀念只要類似,願意接納,加上伊斯蘭教,只要有類似的成分在,而最終的觀念都是促進人類向善與思考,謙卑做人,溫暖輔佐,基本上,我相信宗教是有可能握手的。
可是,事實是什麼?極端,是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殺手,網路的假新聞,各種傳言,陰謀論以及這類似的偽科學,還有各大夾雜的偽知識份子,太多的真真假假,我們很難相信迷思是不是神話一場,還是神話究竟都只是我們大腦的迷思?(這兩個單字是同一個,但意思不同)
衝上結婚率,在台灣,大概要反轉思考才行,可是我這將近兩年的「心得」,大概很難反轉,甚至可能變本加厲地往各自的方向去思考。「台女不意外」很容易貼上標籤,但男女這件事的本身上,我們在停留的這個時刻,都還在基礎上,為了這些而打轉,雖然,男女的生殖器官不變,但我們是否真正那個既守固有傳統,堅持男持外,女持家的美德?
婚禮,是一個在那教堂,在宴席,在眾人下,在戶政機關見證下的一種「登記儀式」,而真正回到家,守在家,長久跟你同居,看著你個人生活無隱私的情況下,一個相處上的生活。我們在與一個人長久生活,是因為愛情——因為這個人給我安全感,三觀類似,有長久的了解,就真的放心與這個人同床共眠?我們就「愛」得無怨無悔?
在這樣的前提下,了解這件事,我們的了解最終只是因為我們有相近的路上,而保有共同的價值觀,我們就真的相信這眼前是對的人?如果以上都是正確,也請告訴我,那些婚姻多年的夫妻,為何也離婚了?或者深刻地問,婚姻或是愛情,如果都只是在我們認為的前提的共有下,為何我們磨合地還不夠?是了解,對我們而言,太吃力,太耗費苦心在一個「不值得的人」身上?
對自己好,或者是說,婚姻了解這道路上,即使有了婚姻諮詢,不見得能挽救婚姻,或許早點離婚比較好,多數人都勸離不勸合,因為「早痛不如晚痛」,但愛情本身,也或是婚姻本身,太多的磨合也都是兩個在要呈現平行,甚至相對的路上,我們都只看到呼應我們很容易那一個很合群的一群,也就是呼應我們在理解相反的道路,我們在左右兩派,就容易出現反差。
不知道,你越是不想碰到一派人士,就越是可能碰到?抑或是你只是相信莫非定律就可能出現某些事情上?或是吸引力法則這件事,就真的執意去相信,我們就真的很難預期會遇見什麼樣的人事物衝擊我們?重金屬音樂很吵,我知道,你只要聽十秒鐘,你就恨得想要「靜音」或是轉台,或是關閉音樂,同樣的,電音很動滋,但你只要聽個一小時,你大概也會「膩」,也同樣的,任何在我們已經習慣上,了解上,共同類似模式下生活的各類型人,都覺得自己的生活比起他人更值得下去「投資」,因此,政治的偏見才容易拉不回來,容易因為一句話,路怒症就貫穿全身,想要下車教訓別人。
你大概不會去找反方向的主體意識,就像你不懂重金屬搖滾到底有什麼入迷的成分在,而如果你是死亡金屬迷,你大概覺得輕音樂很無聊。
誰的問題?全民的問題,誰能看出「問題」?我們製造這麼多的問題,卻沒有想過最原始的問題,我們身為人,卻在男女之間打轉,聯誼這件事,就有許多不公平與爭議,AA 制也可以互不退讓,各類型的標籤,還有男女觀念這本身上,都在性別角色上,為了男女最原始的成分去吵得沒完沒了。男女要平等?我們都在為了自己在追求同樣的平等,而是真正的互惠平等,就像比賽這件事,誰歌唱得好,由分數去定義,分數由評審定義,但人人都是獨特的,我們要平等,豈不是用一個很奇特的眼光去看平等這件事本身的弔詭,讓我們在追求其他的平等看來——這也是最妄想的迷思。
我們都中毒了,一切都有毒性,而一切都向來是個最不大可能實現的半成品願望,我們還是回到夢中相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