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目標

圖片來源:Alex Lehner 

過了一年之後,可有讓你感到「覺悟」?你是否還記得起你曾經答應過的事,努力想要實現的目標與計畫?計劃是否到了一年之後已經充滿變數?然後你又再一次重新擬定你的新年新目標?每一年去看起,你是否真的能夠有所意義?能夠充實?了解你所做的——符合那理所當然?



有理所當然嗎?大自然真的知道她要朝向什麼方向前進嗎?大地之母誕生了這麼久,她真的有那唯一始終的標的物,相信她所認為的?沿著樹幹一直生長,盤根錯節地攀附在整個大地與樹枝之中,自然的每一寸延伸,每一延展之間的幅度,是否就告訴我們這是自然所為?如果她真能說話,又能說些什麼?

大自然不需要我們,我們卻相當依賴大自然,人類滅亡之後——不管可能與否,大自然依舊活了下來,而不管人類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也一定還有一派少數人類活了下來,這些派系當中是否又被分成其他類型?在我們去了解各種角力之後,政治因素,私人因素,情感因素的加總又會變成了各地的「戰場」。

因此,我們沒有安寧的一天,或者在影響之中,你的新年新計劃還是要註定失敗。事事都會相連,我曾經強調這連結的重要性,在層層之中的關聯,並不如我們想見,事實上,影響的多寡並不是我們來決定,人生的複雜因子實在太過繁雜,若說人生身上的原子組成都是我們看不見的因素相乘,那麼這個倍數實在要放大了許多。

為什麼注定會失敗?為什麼這樣的影響沒有考慮到?唉!人若是萬事俱備,那麼人生會順利得如魚得水嗎?十之不如意八九哪來的?當一切順利,我們反而倍感懷疑,總覺得不太對勁,我的人生從來沒有這麼如此順遂,一路都是逆風,連騎單車上班,真的吹來的都是「逆向」的風速。

我真的有放棄過嗎?或者在每一年的計畫目標實施後,好像每一年來看,都近乎如此,為什麼不順遂?為什麼人的意志力那麼薄弱?加強自己的意志力,是那裡坊間告訴你的正確觀念,是你的態度問題,是你的管理問題,是你個人的問題,說來說去,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想必,應該不是沒有想到才對。

被討厭(喜歡)的勇氣,有道理嗎?每一個人都想要「被」理解,被關愛,被疼愛,畢竟,愛人比「被愛」更難,被愛可以感受到包圍的感受,沈浸在這種潮水中,魚不是不知道水環繞的重要性,只是我們並沒有第一時間感受到(你自己試試在水中閉氣多久再來感受呼吸有多重要)。

一旦人脫離了氧氣的氛圍,大概就跟魚一直想要大口呼吸一樣的難受,他們想要這麼做,動物死前的最後一口氣還在掙扎,人類為了生存的死前那一秒,都只想要見見最愛的家人,我們對於習慣的舒適圈,人類只是視為一種絕對上的意識環境。

我提到過意識,大腦上的意識是一種神經團物(大腦科學家是這麼解釋),裡面沒有一個叫做「意識」的東西,只有神經迴路連結起來的一種集中狀物,情緒加上海馬迴,腦幹,杏仁核,小腦的輔佐,額葉的引導,空間記憶,語言區的理解各種受體與多巴胺的傳導,還是沒有一個叫做「意識」的神經元,使用突觸在放電與連結的過程中,速度不可思議,雖然比不上光速。


人只有在重複性質久了之後,才覺得短,因為人沒有在「活」,只是「被活」著感覺給拉著走。


醫生說你有意識,是因為你相信你有你的存在,哲學家大概認為有靈魂勝於意識的存在,心理學家說那叫做心智,心智的存在是你認為你「應該」有你的認可,宗教的觀點則是放在心靈的認為,因此,是意識,還是心智上的絕對知覺,是否只是我們在某種觀念的各自差異?其實,解釋起來,大概就跟認知有關係吧!認知是妳接受到的認識與知識,知識是常識上的總和,是基礎上的象徵,因此,你把意識上的認知當作對的來看,當我說合理化,並不是指你的合理化,而是指你認為的相當合理化,就是事情上的合理發展,對事是事情上的一種引導,是你認為才這麼做,但事情本身被你合理了,你就相當認為是合理。

這種合理是合乎道理的正常發展,是事情本身的著重結果,是一種相當的事情方向,當你在找路時,你大概也不喜歡導航一直叫你轉彎,可是箭頭會無意識地擺設,你就自然認為要順著箭頭走,結果你就迷路了!

合理化的事情發展,會讓你在意識的路途上,認為下意識的合理路途,當你想要實現你的目標時,你的意志不是沒有力量,而是無意識的認為合理需求,既然需要你的意志力,大概你就要跟你自己多講講話,理性地認為優缺點是什麼,想一想你真的想要之前,是你的渴望在你的大腦天旋地轉嗎?

我們有可能短視近利,因為人考慮到的未來並不是一年後的那麼久遠,相信我,一年其實很漫長,每一天要相當二十四小時地存活,設定星期的未來挑戰還嫌長又辛苦,人只有在重複性質久了之後,才覺得短,因為人沒有在「活」,只是「被活」著感覺給拉著走。

所以,為何一年這麼快?不如去思考,時間又是怎麼在我們身邊去圍繞,給牽制拉著走?因為人不可能時時刻刻依賴意識,所以無意識的情況下,不自覺是很正常的,理所當然的感覺就是理性去存在,拍照是否要加上濾鏡,似乎變得最美好不過的事,打卡是否那麼重要,每一個人是否要在景物面前留念,都變得好正確的模範,是怎麼樣做,我們才會最正確以待的認為是合理的一種直向性,沒有任何錯誤,只有知道自己的意義是先呼萬喚使出來的好觀念(我的理所當然有奇怪地方嗎?)。

只要當理所當然變得很理所當然,自然就變得在正確不過的「症狀」。意義只要被寫成很正確,社會觀念在很正氣的絕對認為,沒有人自然不這麼認為。社會合理的一種症狀,去思考我們想要的理性發展,有人會覺得看不慣嗎?

當層層連結被影響時,我們下意識地認為被改變得影響太多,可能有出入的不一樣結果,社會的每一種水溫,每一種海浪波動,是像一張大網地在每個環節扣著我們不相關的環節,所以無關是正常的,有關也是正常的。

因此,計畫生變,每一年的計畫與目標,似乎好像沒有太大的不一樣,或者不一樣之中,我們的一樣是社會理性求得的一種直線方向,如果有人要執意不一樣,他/她所單獨的理性直向也絕對會導致更加排斥的結果。

每一次,也都看見人與人之間是要求我們要怎麼樣地去思考,沒有人去懷疑什麼,今年的目標是減重多少公斤,多存多少錢,健康睡眠要怎麼睡得好,出遠門要去多遠的地方,學多少可靠的目標等等,計畫就是某種想要生成的影響靶心,我們只想要射準,射中,射得剛好,只要姿勢與力道,眼力與體力都合乎「好正確」。

有懷疑過什麼嗎?為什麼老是目標不會實現?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看了多少激勵的書,做了多少正能量與負能量相關的書機,告訴你「教你說話」的好書,有真正學到什麼嗎?我總覺得現在的會說話的份子不是不成道理,也不是他們不對,只是——在教你說話與溝通的那方面之道的大方向,你學到什麼精華其意義才是關鍵。我也多少看了這些怎麼教你跟人說話的書籍,尤其是與異性交談,我大致上都懂,但真正的重點不是放在你脫單了!而是你遲早本性敗露。

就像為了愛情而愛情,為了相信而相信,為了可以去可以,為了在乎而去在乎,我說過那不是在乎,而是虛假。〈偽意義〉的精髓卻是在於不管目標與否,都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意義,一撇意義之後的真實之物到底能夠讓我們在波動握擁多少真正在乎的影響精華?就像應該在乎什麼?半杯水的故事,是多還是少?

YouTuber 要想出好題材才能吸引各種人上門觀看,千拜萬託就是希望你們訂閱他們的頻道,我們都在比訂閱人數,觀看人數,吸睛人數,誇張幅度等等經驗值,五花八門的說唱逗笑,樣樣都有,什麼都「好奇怪」,什麼都是最大的效果值,在整個社會與世界觀的助長之下,影響層層相疊與堆疊成我們看來更特別的標的物,也讓我們見證到當每一個人成為「特別」的個體的「不一樣」時,影響也頓時成為某種一樣的絕對崇拜值。

我呢?不需要特別彰顯,我本來天生我才(不)一樣。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