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錯的隱私

圖片來源:Ben Cooper
隱私的問題,每日一爆,現在多來個英國單位—某個警察單位嚴密監控民眾在社群網站所發佈的貼文、圖片、推文、影片等等,來了解他們的行為種種。這個單位的名稱據透漏名為是 SCOMIT ,也許是我拼錯,也許是假消息。但是英國管理內部民眾的所作所為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在七年前,也就是二零零六年,英國政府隱私權獨立監管機關「資訊委員會」委員湯瑪斯邀請學者專家組成的「監控研究網路」(Surveillance Studies Network),公布了一本長達一百四十頁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指出,英國對於民眾的監控簡直無孔不入的地步。

這份報告據了解的結果是目前全英國約有四百二十萬監視器,平均十四個人就有一部,高居全球之冠。過去十年來,內政部花費近五億英鎊,折合約七億六千多萬美金在監視器的用途上,民眾天天上監視器的鏡頭有三百次之多,這些都是不知情的情況被監看。其他方面,英國也建立起 DNA 的資料庫,到二零零八年的百分之七的人口,已經完成建檔,約四百二十萬人,一九九七年只有七十萬個,現在增加約六倍,這其中有十四萬個身家清白的老百姓,兩萬五千個兒童。你覺得,這樣結束了嗎?還未,現在一直不斷在增加 DNA 資料庫,可比白金數據的資料還來得多,面對這樣排山倒海的巨集資料,學者質疑:「政府是把我們當嫌疑犯嗎?」

人權團體認為英國是監控民眾行為最嚴重的國家,程度與中國、俄羅斯並列,亞洲國家如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也飽受批評。而台灣的隱私問題其實頭痛的問題之一,詐騙集團已經耍得我們受不了,現在又要擔心自己的個人資料在機關手中到底可否安靜放在那裡,不被外洩。因此,就算個資法上路,民眾的資料還是可以滿街跑,上網隨便搜尋,可能你的個人資料無形就已經洩漏出去,該怎麼辦才好呢?

我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你,因為隱私的問題不是今天浮出檯面上,在臉書飽受隱私問題抨擊的同時,隱私的問題一直從來就沒有間斷過。臉書的龐大的個人用乎資料中,只要「讚」的次數或類型,就可以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同樣也是英國的劍橋大學的研究指出,分析了五萬八千名美國的男女用戶,透過演算法,可以了解你是「誰」,準確到有八成的男性都難以相信,而這樣的演算法,就可能帶來隱私的威脅。因為在一個巨型的資料庫中,演算可以了解「讚」的雷同與類別,分門別類在某種類型,強大的計算模型,可以讓我們在多次推算之後,瞭解之後電腦要如何解讀我們究竟是誰。

因此,多次計算之後的大型數據資料可以解讀我們的人格與喜好類型,這就是商場想要幹的勾當。他們想要在你如何不知道的情況下,讓你先知道你真正喜好類型與有你想要的折價券。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數據的分析,你買了什麼商品、價格大約落在什麼範圍,喜好哪些品牌,哪種口味,哪個時間點等等,可以分析且建立你的專屬個人資料—折價券。你可以知道這些優惠對你有益,你會再來消費,你會用力積點換取想要的其他禮品或贈品,知道你的性格之後,對他們而言就是相當有益。也就是說,他們要創造雙贏的局面。

但不能破壞隱私的前提下,他們就「偷偷」來陰的,也就是你看不見的情況下。畢竟你無法進入他們企業的大型資料庫,也不能駭入篡改你的積點,更不能把你想要的價格優惠到最低點(例如免費)。因此,他們就會用你的商品類型、時間點以及你的會員資料做個統計分析。把所有的子集加上母集的匯入可以創造了人類行為的趨勢類別,那就是我們常見到的因。因果創造的奇特關係,往往會讓前因後果看起來更維妙維肖。

我們瞭解一個細胞運作的同時,其實也是有多個元素在彼此拉扯著,而細胞生命維持的同時,是多個互相作用產生合作讓我們齊心協力去運作。

例如,你到商場購買一瓶百分百的藍莓果汁,系統是以為你想要提昇健康而購買,其實你只是好奇這價格的優惠很便宜,很划算。又例如,你只想要買一雙跑鞋,你到商場買不到你要的類型或你喜愛的款式或配色,因此你到其他不同的運動用品店購買,商場的系統會以為你不喜歡他們的商品,而運動用品的系統會跟你打好關係。這就是一種很微妙的巨型分析圖。誰會知道系統可以怎麼樣看穿你的想法,而前提只是你想要怎麼維持這段關係,也如此,系統只能憑藉著商品來統計了一個大概數字碼,我們只想要瞭解人怎麼如法炮製一個類型,其實也是同心圓畫上不同的圓。

其實,想一想,系統的建構是幫助瞭解我們的邏輯可以在前因後果的前提下,產生一樣的類型。而事實上,前因後果的產生也不是一個因,一個果共同所擁有。看看所有生命複雜交織的「結果」,我們人類的生命是真的一個交織成不同的細胞生命嗎?也不是,單細胞生物的維持生命機能並不能如我們想得那麼簡單,複雜的循環也是維持生命主要動能,我們瞭解一個細胞運作的同時,其實也是有多個元素在彼此拉扯著,而細胞生命維持的同時,是多個互相作用產生合作讓我們齊心協力去運作。

看到這樣的結果論,會誤以為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其實根本也不是。心靈之外也彷彿還有一個人住在裡面,那麼我們的生命簡直是更為複雜而成的交響曲,每個人負責自己的樂器,如果沒有個指揮,如果指揮不懂得瞭解曲目的意義和發生的先後順序,也會搞得雞飛狗跳,人仰馬翻,簡直不能看下去,聽他們到底在演奏什麼章節,什麼節奏,大腦會打結。

而過去提到的大腦就是電腦的比喻,也是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雷同電腦,但真的不是電腦。電腦中的處理資料是依照給的類別去判定合乎的名單或文字等相關,但它可不知道給的類型是否合乎你要了解的判斷標準(畢竟它以指令辦事)。換句話說,想要在茫茫大海中找尋嫌疑犯,指紋、列管名單是很好的選擇,但是透過前科、記錄來判定一個人是否殺人可見太倉促些,況且這些證據—從電腦呈現出來的數據,也有可能是誤判或者錯殺。如果因為這樣而被判刑,在美國多達數千人接受牢獄之災,而在台灣,訴訟案件也多達數千件以上,不管是人為或者電腦出錯,往往所造成的負擔增添了不少的麻煩與責任承擔。


隱私的背後是我們對於個資的擔憂,可是個資分散在許多資料來來去去,成了一個動態的大型資料庫,我們以為可以處理得當,反而被胡弄得團團轉,不知是好。想一想,盡全力保護你隱私的同時,我們的記錄—這些來來回回的資料,難道就可以獨有你一個人所有嗎?我是說,既然你有備份,你也不可能放在同個藍子裡,那麼記錄的走走去去難道就萬無一失嗎?複製來,複製去,剪下或者刪除,記錄可以在同個網頁重複執行,我們以為天衣無縫地抹去,複製來的備份進入了伺服器的口中,時間機器所存留的大型資料庫,只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巨大,超過我們的能耐,超過我們的負荷,超過我們以為的那麼「無限」,卻又非「無限」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