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論(六)

圖片來源:Flickr

現在聽起來帶有點淡淡的憂傷氣味,她的死亡是人類最悲痛的一章,也是人類最黑暗的一個情節,我們不可否認,生命的意義對她眼裡已經像是風中殘燭讓人修剪剩下的殘影,好讓結局可以精采些,但也因為如此,生命的所有意義也在於我們不懂世面的人全部都被偏見沖昏了頭,現在在開普敦所紀念的博物館,希望可以告誡現今婦女的處境,教育年輕一輩的歷史悲劇之意義。人類文明的進步與諷刺雖然隨著今天依舊沒有多少改善,但我總相信,這個故事沒有簡單就好好收尾,畢竟人類的歷史要進步,就不只能看待多少犧牲的慘烈證據,多少人為我們而亡,而是生命的意義終究需要多少的故事才能讓人類的腳步才能前進一大步?


看看他們的生活吧!其實霍屯督人或是他們自稱的科伊科伊人其實比我們還了解生命道理的,他們視月亮為統帥,他們會在滿月或新月時,整夜高歌跳舞,他們相信月亮會帶來好運,他們會高喊我們歡迎您,給我們的牛很多很多飼料,很多很多牛奶,讓我們的生活比蜜還甜!他們也相信一般的巫術能夠幫助他們渡過困境與難題,與其他非洲宗教類似的現象是,他們曾經告訴那些西方人說:「你們是透過禱告與上帝接觸,我們是直接與神靈有最直接的親密接觸。」在在告訴我們,對於他們自己的文化傳統其實是保有一份堅持與信仰,也因此,生命的道理在追尋什麼樣的意義與概念,相信他們早有頭緒,也相信他們在平日生活早就看清生命的意義在於追尋整體大自然的和諧與共存,那跟我們追求那種快樂願望還是什麼偉大的哲學道義簡直是兩碼子事,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本念,那我們到底要的是什麼?

快樂嗎?那不是已經納入採購清單中?滿足嗎?那只是另一套說法。幸福嗎?那只是「快樂」的延伸詞,成功嗎?那幾乎在很多勵志書本中天天找得到,甚至從過去所談到的如何成功,怎麼成功,為什麼他們會成功,天天會講得到,可是我們在今天—還是失敗。八十/二十法則,談了這麼久,嗯,你怎麼還是不會成功?更何況,天天都在講「某某想得不一樣」,你要怎麼成功,賺大錢,獲取高額財富之類成功話語,那你怎麼今天在坐在這裡看我的文章?我不太愛說明成功這定義,因為我們一天到晚都說講成功這些字眼,難道成功就是成就財富,坐穩高薪,得到想要的職業或者夢中情人,還是看著寶貝兒女長大成人,回饋父母與社會,就是成功?你連失敗都不了解,怎麼談成功?你連成功都無法定義,怎麼了解人生?你連人生都不知道所以然,怎麼談生命的意義?你連生命都沒有大綱,怎麼談未來?談現在?很多事情不能只看成功或不成功,也不只能看失敗或不失敗,而是生命的方向根本不是由成功或失敗來決定的!因此,我不太愛談成功這字眼。

如果你人生只想要那些怎麼賺大錢,完成環遊世界、娶到(嫁給)夢中情人,得到夢寐已久的工作或職位,還是周遊列國,成就更多不可能之事,歡迎你去做。你可以做任何事,但不是每件事,我相信 GTD 創辦人大衛.艾倫(David Allen)絕對非常同意這件事。但趨於現實,我們是可以做任何事,因此任何事指的就是超越你想像的事,而每件事就是現實實際的每一件事,因此,才有 GTD 的出現—工作清單。然而,完成了那些清單後,我們也順便定義我們未來將成為誰,然後我們就達成了嗎?沒有,回到生命意義之類的問題,我們得到了想要的,完成了希望的,成就了好多好人好事,讓社會重新向上振作,我們就死而瞑目了嗎?應該問題沒有這麼簡單,因為—雖然我們不會那麼無聊—如電影《麥克邁》(Megamind)創造了一個壞人來跟他對抗,但我們也的確也看見了每天持續有的現象:戰爭、糧食競爭、水資源、廁所短少、人口暴漲,殺人犯、槍枝管控、車禍、意外、動物滅種、離婚率、氣候變遷、教育、毒品、藥物過量等等許多環節,每天該有的新聞,天天都在上演,人生生活好比一個活動的故事樂章,都有高低起伏的樂符寫在線譜上,好不熱鬧,你認為人生的大道義就是你完成使命後,你就可以回去見閻羅王?

當然不是,生命該有的意義,就是要徹頭徹尾的了解生命的終曲到最後是否呈現一直線?西塞羅(Cicero)認為死亡不是生命的毀滅,而是換個地方,連馬克思也捨不得離開「現場」,他說:「真囉嗦,滾開!沒說夠的傻瓜才有臨終遺言!」因此,了解生命的意義,必須連死亡都得看透。然而,心理學很少教導這一點,甚至連死亡的真正含意也很少提過,而這該是我們該納悶的一大隱憂,因為透視死亡的真正方向或者死亡的所帶給我們生命意義,才能看之這世界、這社會、這地球是否就只單單認為「死亡」就只是生命死去?

當然,這問題不好理解。當我們要談到死亡時,人們的大腦馬上就浮現「忌諱」、「禁忌」、「會帶霉運」、「細胞消亡」、「憂傷」、「崩潰」等情緒字眼或者那些令我們覺得不舒服的恐懼、擔心害怕浮上心頭。不然就是悲觀、絕望,等負面的消息湧上心裡。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正對著死亡?為什麼要抬頭看著死去的生命,都不敢正眼一瞧,我們心中到底有什麼避諱?我們是不是面對癌症末期,才知道死亡雖到來,才知道樂觀的重要性?還是一開始樂觀看待癌症,了解死亡不等於癌症,才會身處泰然,心處安之?

完成了那些清單後,我們也順便定義我們未來將成為誰,然後我們就達成了嗎?沒有,回到生命意義之類的問題,我們得到了想要的,完成了希望的,成就了好多好人好事,讓社會重新向上振作,我們就死而瞑目了嗎?

恐怕我們每個人無法這麼做,因為死亡的恐怖,死亡的黑暗陰影一直圍繞在我們的玄關上,很難自動消散,我們都知道一談到「死」這個單單字詞,我們都會認為,那是一大威脅,一大傷害,因為真的有人被凍死、被燒死、被氣死、被踩死、被窒死、被悶死,被虐死,那些是我們不敢想見的,因此,死亡如果真的好好定義,說真的頗有難度,維基百科目前定義是:

死亡就是相對生命體存在(存活)的生命現象,意指維持一個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學功能的永久終止,能夠導致死亡的現象一般有:衰老、被捕食、營養不良、疾病、自殺、他殺、意外事故或受傷。所有已知生物都會不可避免的經歷死亡,生物的軀體在死亡後不久都會腐爛。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