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圓的

圖片來源:Flickr

歐巴馬總統在前幾天的就職典禮上發表演說,其中提到了關於「同志」的權利,他認為若你身為同志就應該享用公平對待的自由,也應該享用民主根本的自由,因此他呼籲同志結婚到進入家庭生活都視為一般人,不應受歧視。另外,他還提到從亞洲、歐洲到中東、美洲所享有的民主自由就應該全民共享,讓美國深入民主核心,關心國家根本事務,他認為這些所提到的區域,也幾乎概括全世界,我們是一體同心,永不分離的民主經濟體,誰也不能拆散民與主的地位,美國是象徵最自由的天堂,也是最民主法治落實的基礎。然而,我雖然同意歐巴馬所提倡的那些宣言,但是換個角落來看—深入山區、叢林險峻中,誰管他是民主自由的經濟體?誰在乎美國事務要干預其他國家事務?誰又知道美國是一家之主,一定讓它交涉我家的事務?


那些原住民不以為然,或者是說:我在這族裡活得好好的,美國?聽都沒聽過。其實是美國希望將它的民主制度推行到全世界,它認為美國享有的公民自由,每一個人不管種族、膚色、性向、性別、高矮胖瘦、美醜等其他因素都是公平對待,不帶有任何異樣色彩。但對原住民來說,我們的族譜從幾個世代開始流傳到現今文化,保有先人的智慧,雖然已經不以活人為祭,不以食人為樂,但先人的傳統不許你干涉,不許你改變。而那些古老的文明們,帶著神祕的紡紗,透露著不可告人的祕密,西方的強大勢力介入下,就讓這兩者的關係可說是比雙螺旋還複雜了許多,若要把這些因素交代清清楚楚,那麼這幾篇故事可說是說也說不完。

人類來到地球已經幾萬年之久,正確來說是六萬年,也有人說應該是幾百萬年之久,那是從猿人開始算起,在經歷猿人到尼安德塔人到克羅馬儂人到現在的智人,人類代代改變了每個世代的演化,我們常常從考古遺跡發現石器時代的人類居住過的痕跡,也曾經探訪那古文明的蹤跡,都大大告訴我們,人類的腳步始終沒有停下來,一直不斷前進,也不斷改變人類的脈絡,循著人類的線索涓涓而上,我們發現人類踏過的腳印,從他的牙齒就知道他吃過什麼食物,及他的衛生習慣,然後順著水流而下,我們就可以預估人類的未來,那些從先人傳承下來的智慧,告訴我們人類究竟往哪裡去?

人類該何去何從?這是我給自己的疑問?人類的科技不斷一直在進步,而正確來說,應該是技術在飛黃騰達,不斷向前飛行,速度快得不敢想像,想一想,我們自從發現金屬以來,以及石化原料以來就開始改變人類的足跡:第一部引擎的發明,第一個電燈的發亮,第一台電視的開播,第一個無線通訊的來臨,第一個連結電腦的網路,第一個網際網路時代的開端,第一個 Web 2.0 的時代,第一個雲端的全球化世界。但仔細想一想,在這樣我們常常認為地球村的時代來臨下,世界真的是攤在在地圖上呈現平面的嗎?

經濟學家潘卡.格瑪沃特(Pankaj Ghemawat)在他的書《世界 3.0》(World 3.0)也提到無國界的時代還遠得很,他認為國際化的標準應該落實在最低的百分之八十五到最高的百分之九十五之間,而一般經濟學家所提到的數字其實是浮誇效果罷了!他認為,這些提到誤差與大眾結果預測跨國指數相差了三、四倍。另外,他也認為全球化世代雖然已經來臨,但根本不是所謂的「全球化」,而是你認為的全球化,其實一般人大多也很少想認識全世界的朋友,一項調查中只有一成到一成五的臉書朋友來自國外,而在 Lifehacker 一項網路投票,也有五成六的網友對認識新朋友不感興趣,這也能說明世界是平的的確只能在地圖呈現,而非在地球本身出現。

人類該何去何從?這是給自己的疑問,也是給你應該有的思考。

那位常常說世界是平的經濟學家可能開始要辯駁了吧?因為這兩位經濟學家—一個說是平的,一個說不是平的,還有其他學者也開始加入這場辯論大會:這世界是肥的,這世界是又如何,第二本提到又熱、又平又擠,真不知道下本書的書名還要如何稱呼?也許應該稱為又大也又小吧?世界的確很大,大到你不敢想見它的容量有多廣大,地球超過七成幾乎是水,把水抽光後,那些水源不知道可以填補多少個容積?近三成的土地面積要擠下超過七十億的人口,幾乎有三分之一是沙漠,四分之一是森林,一成是冰川,六分之一是草原,兩成是高山,其中以海拔一千公尺佔據百分之二十八,海拔兩千公尺佔據百分之十一,而其他的地形如河川大大小小加起來共有一百六十多條,我們可以生活的都市面積請問還剩下多少?沒有一個統計學家可以很明確告訴你答案,因為我們生活在這世界上,向來就已經跟這些地形相處了幾百萬年之久,雖然我們已經搬離了自然區域,但不代表我們會這些區域隔離,況且我們也因地形開發把有些區域改得越來越偏離軌道,像是森林砍伐問題,雖說四分之一是森林面積,這些包括已經針葉林、紅樹林、闊葉林、灌木林、熱帶雨林等等,但大地無法回收這些面積再造利用,而我們不懂保育森林的重要性,以致於現存的森林面積還剩多少仍然是個未知數,且過去的一時風光,使得森林越來越趨向沙漠化進行。

所以三分之一是沙漠仍不為過,如果我們不懂保護森林,那麼地球的陸地面積將近一半就是荒原,趨近於沙漠的等級,那麼沙漠上的綠洲就越來越珍貴,簡直比血鑽石更無價。人類未來將會如何保護自己的家園,一直以來都是環境專家頭痛的問題,經濟學家則不斷呼籲重視飢餓與世界人口的重要課題,但我們心力交瘁得都無法解決任何兩面的問題,因為一直吃力不討好,只要重視其他一方,他方就會忽視其他細節所帶來衍生問題,那麼我們始終沒有方向,沒有標的找出最核心的關鍵,而人類的未來依然何去何從?

古老的文明給我們答案,那就是對待人類猶如對待動物或自然元素一樣,都應該公平起見,歐巴馬的呼籲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生而平等,那麼我們的愛也應當如此平等。」可是文明向來就有階級之分,如同我們對待他人也有輕重之別,那麼我們怎麼坦然面對最權威的「誠信」?地球本是圓的,那麼我們把平面的地球凹成圓弧看見的模樣,我們只能看見某一點,忽視其他點,放平點,或許見分明,卻在自己的理解範圍中,忽略了圓弧的最短距離,那麼想該問,最短的蟲洞,我們真的可以穿越而過嗎?還是在平面地圖的中心點隨意抓取兩點測量我們與地球或心中最近的距離?

嗯,依然無限的令人諸多想像......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