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上)

圖片來源:Flickr

我不是暢銷作家—甚至連一般有名的作家都沾不上邊,因此你在市場上根本找不到我寫的書。我將過去的文章集結成冊,在網路上發行,一共印行三十本,總共賣出了二十五本,包括我家人以及我的粉絲們,剩下的五本—不在我身邊,也不打算留在我身邊,我會一併銷毀,不會留下任何記錄。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告訴你簡單的答案就是我過去寫的其實沒有我想像得好,而你有購買我的書,我只能說聲恭喜,至於你要怎麼保存還是拿去當成墊桌腳用、當成取暖工具,我都沒意見,畢竟《明天過後》裡的拿來當成避風港的圖書館的書都被當成一般紙焚燒掉,我的書?簡直小巫見大巫。


我不是宅女小紅、個人意見、朱學恆、史丹利。我沒有他們的本領可以發行自己的書,也沒有他們的本事可以發揮個人力量招集網友發聲。他們有眾多的粉絲,有自己的專欄、有自己廣大的粉絲們,每個人集結起來的力量比我多還要多。我也不是某些藝術家,可以開設畫展、藝術作品展等其他之類,雖然我會素描。我的作品看的人多,想的人卻不多,這從我的部落格的意見欄看得出來—依然一個人幾乎沒有留言過。我想改革換新,但成效總是不彰,我想收工不幹,反正沒有人在乎我寫的文章,我的想法,甚至我發行過的第二本電子書,我幹嘛自取取辱?反正我的作品沒有人受重視,投稿過的作品不下三十次、四十次,每次都被退稿,甚至列入黑名單。我想開設專欄,卻總是拿「這不是參考來源」來抵擋我的作品。我想乾脆一了百了,一走了之,我甚至還有過萬念俱灰的想法,反正死了之後不是就是活得痛快?沒有任何煩惱?

反正這世界沒有我有差嗎?沒有,除了我的家人、粉絲會心疼、心痛外,七十億人口少了幾個人有影響嗎?死了幾千萬人不差我這一人,有何關係呢?我努力經營粉絲頁,寫了幾千個短文,人數有成長嗎?沒有,就算有,也都是假的,我幹嘛那麼在乎?我不像其他人員,只要「用心」經營,粉絲一定比我還要多,認同我的作品的人一定多更多,而因為我的短文沒有圖片,所以才少?還是這些不夠充分讓你思考?我不是暗指我的短文不用心,而是我的辛酸,你都不知道。人就是這樣,一定要大難臨頭,才知道難過,重視,珍惜。難道不能早一點嗎?難道我們都習以為常,認為這些司空見慣的問候一定會留在身邊,還是一定要得到了絕症、瀕死邊緣才知道後悔來不及?

我還想異想天開去應徵編輯?自己都認為很傻,那些出版社的工作只會看學歷、經歷來篩選你的資格,而我沒有大學學歷,就是為了讓你不要專注在學歷上。我有嘗試過,只要你在臉書附加學歷,很多人都會專注看你就讀哪些科系,會什麼。但我很抱歉,我不加註是為你讓你專注在我的作品上,而非我的學歷。我讀了什麼不重要,我寫了什麼才重要,而你也不要小看任何職業的人士,說不定資源回收的婦人懂得比你還要多,一個漁夫比大學教授還能在大海生存。

因此,現在這社會用學歷來挑選人,而不去管人會什麼?難道很多人總是埋怨大材小用,找不到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來做,在最新的一項調查中,有高達七成的民眾害怕一進公司檢查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而有六成六的民眾認為只要未讀郵件高達三十封,壓力會跟著加倍,這也難怪說明一聽到放假與加薪,人人都愛,人人都想要。而不是自己的工作獲得肯定,因為就算獲得肯定,還是沒有實際看得到的數字或績效來得重要,誰想要獲得工作成就?每個人都想要,但加薪與放假?一定是人人都要。這也說明,現在的工作問題有很多不解之處,就拿去年的一項蓋洛普市調來說明好了,有六成五的勞工認為對自己的工作表現很理想,有七成認為發揮所長,連勞團都大感意外,那可以說明我們這些勞工為何要向總統府陳情抗議的原因嗎?沒有辦法,因為連政府都替他們講話,認為他們領那麼多年終是合理的,也難怪,公務員的飯碗從來就沒有掉入其他換職的考量中。

我在台灣生活三十一年,看到的社會已經逐漸改變中,改變是年輕人會抗議反壟斷,抗議美麗灣,抗議環保議題等等,但是我一直想問的是政府的本身制度是否該改一改了?台電、台水、中油的年終獎金每一年都在吵為什麼領那麼多時,怎麼沒有想過整個制度、法律問題?憲法都可以改了,更何況其他法律?美國憲法還不允許更動時,就開始增設憲法保護人民,也難怪憲法說你可以擁槍自重時,每個人都要佩戴一把,連十一歲的小孩也帶來學校。雖然這是「個案」之一,但可以說明,憲法已經不足以說明社會已經夠用。

說不定資源回收的婦人懂得比你還要多,一個漁夫比大學教授還能在大海生存。

而我的文章—嗯,只是冰山一角,你只要有一支智慧型手機,充滿陽光熱血,你一定能當成上萬粉絲的人氣作家。真的不意外,我就看到常常有什麼型號的手機使用手冊,什麼疑難大全,什麼充滿正面力量的文字集結成文集,對我而言,真的不管用。因為我並非厭恨這些文字,而是正面的書籍琳琅滿目,你要如何在成堆的書籍中脫穎而出?很簡單,就是不斷正面就好。

然而,卻也是一大諷刺,正面的書籍看久了,對我而言,只是安慰作用。然後呢?我的粉絲人數就會大漲?我的作品就有更多人欣賞?甚至進入我的理想行業—總編輯?或是科普作家?根本不可能。因此,這些說穿了,只是撫慰人心的文字,是在你需要有人陪伴時的最佳良方,但不是解藥。

跟其他作家比起來,我的作品簡直沒啥說服力,簡直沒有證據給你瞧。因為就算給你看—信不信由「你」,而不是在我,因此,我通常都很保留。我很羨慕老子的精神,他的道德經,我一看再看,至今還念念不忘,我或許在想,這也是我們社會應該追求的動力之一,而我們現在卻老是不肯改正某些觀點,也難怪一開電視,爭執永遠不斷,似乎是個無限。難道要吵到世界末日來臨?還是我們要來個大屠殺?唉,台灣人其實是很善良的,只是媒體抹滅了我們的本性,就連許多外國觀光遊客也喜愛台灣,成為道地的台灣人。可是我一直反想問,是他們真的這樣做,還是台灣人真的很熱情如火?也或者我感受不到?如果我感受得到,那麼為什麼還需要這麼多正面書籍?是不嫌多,還是不夠完整?或者只是少數之一?還是你一走到街上,路人會對你熱情微笑?還是撲克臉問你「你要什麼?」。如果我真的可以感受台灣人真的很陽光,那麼我一直想問為什麼台灣人雖然自殺率有下降的趨勢,但為什麼慢性精神疾病的人數不降反增?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