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極化論(下)


因此,這根本不是極端化的單純問題,而是過去人類歷史上各種種族、原住民、文化所構成的延伸問題,你想想,東西方各類文化交雜,誰都可以用自己一套方式凸顯自己的特色,然後改變及教導自己身邊周遭的家人朋友,讓這整個團體更好,但也因此,小孩的教育文化以及在政府政策、民間團體組織、學者的衝擊下變得更加複雜,也就是說,小孩若是要像過去小時候單純快樂的長大,根本就是回不去的夢!看看你自己身邊的孩子或是你周遭身邊的孩子,若是還能快樂追逐泡泡玩耍,只是顯示他們當時的單純,但是畢竟長大後或是小孩接觸的媒體太過廣泛,導致小孩子過於早熟。很多小學生或者甚至是幼稚園的小朋友就開始問「男女朋友之事」,甚至對於舞台上那些性感的女舞者,都一樣放任小朋友觀賞,小孩子看見任何接近性暗示的廣告,或者有物化女性的電玩廣告就好奇睜大眼睛看得不停,拍攝正妹的攝影師盛行及外拍模特兒的風潮一直在台灣上演,小男生一直看著那些正妹照片,難道不是促成「宅男」風氣的一種流行指標嗎?

沒錯,男生喜歡看那些美女,因為可以觸動「求偶」的本能,過去雄性動物就有如此,人類當然不例外,只是太過女性當家作主的年代,或是說訴求兩性平等的時代,看來只是一種反諷。我們當然不會懷疑現在幾乎是女性出頭天的時候,女性主義的發酵造成男性與女性慢慢趨於男在下,女在上的地位,也就促成現在幾乎是「武則天」的皇朝,關於這點不否認,但也就如此,女性強出頭造成男性是有種「崇拜」的想法,叫聲「女王」、「女神」也不為過。

除了兩性失衡的想法,不管是女性主義還是大男人主義,最主要的改變還是幾乎在於我們偏好自己的理論。小孩子接受太多「完整」的教育,從幼稚園就要學其他的語言、認識新東西,接受聲光強烈的刺激,身處在多元的社會環境,複雜的教育程度下,小孩子要「單單學習一樣東西」,對父母來說則是太過「緩慢」,從學科的題目程度或是讓小孩子去學習他要學的「技能」(不管是否自願還是強迫),父母都是希望能夠「快快進步」,不是嗎?我們從來就不知道什麼才是對小孩子好,畢竟說穿了,那是為你自己好,而不是小孩,不然小孩子不會期待「兒童節」不要上課或是下課時間再長一點,根本也不會期待寒暑假的來臨!但我們身為「兩薪家庭」,怎麼可能花太多時間陪伴他們說說話呢?更何況他們也自認為「很幸福」,不是嗎?若是「真的」很幸福,那麼請讓我們看到結實累累的果實,而不是家暴案、校園暴力、黑幫滲透、罷凌等等負面案件。在美國的校園槍擊事件,不是頭一遭發生,過去就曾有過,搜尋校園槍擊(School Shooting)這些字眼,你找到最多國家依然是美國,其次才是歐洲地區、加拿大、南美洲等國家。他們有些不分青紅皂白就衝進校園掃射,有些受到言語刺激開始反擊,想想我們人類不是需要激烈手段才知道它的可怕嗎?

那麼這些是誰的問題?媒體的問題?還是我們自身的問題?當然會怪罪於父母、同儕以及更多想要追求刺激冒險的節目身上,是他們告訴我們若你不追求刺激,你是不會有感受的!3D電影畢竟要親身看過,才知道3D電影很刺激,很有親身經歷。但因為如此,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追求刺激的遊說,不得不這樣,也不得不必須在道德上取捨,就只是為了當時的快感。父母自己本身都在享受當父母的快樂,孩子當然也希望能夠享受當孩子的快樂,所以雙方在建立情感基礎時,都是知道這麼做是為了家庭幸福著想,加上人性為本的觀念,自然告訴我們:孩子不准打,不准罵,而去教出嬌生慣養的孩子,根據最新香港報導,越來越來多的父母因為太寵愛孩子而讓現任孩子缺少三個觀念:
  1. 自我管理
  2. 情緒商數(EQ)
  3. 抗壓能力
學者警告若是這樣下去,孩子各各是個小公主、小王子。但也不能只責怪父母他們,看看我們時下的媒體的吸引力,也看看每個人自身的生活都一再顯示我們需要刺激化、極大化(極小化)才能看出我們有多麼自私,有多麼深愛到自己都不肯握住別人的手去拯救其他人,地球的能源危機、環境末日以及我們看見馬雅人所預測今年常說的「世界末日」,哪個人有自身意識到?在今年的三月三十一日的地球一小時活動,由當晚的八點三十分至九點三十分的熄燈一小時中有近一百四十七個國家參與,但持續點亮照明的個人戶—嗯,還是很多,至少我對面的公寓大樓照常開燈。

你不會意識到失去道德的感覺是什麼。事實上,我們的感官與感覺每天身處在強烈刺激下,加上媒體、社會與這世界喜歡渲染多少人如何以小博大,如何白手起家,如何讓你更有人緣,如何讓你擠進上流社會以及如何讓你身價幾百萬到幾十億,但說穿了,那又如何?你身為鑽石王老五,你怎麼不幫助第三國家的人民多一些?你若是成功人士,你怎麼不放低身段,那又為何要住進五星級酒店或是豪宅?貧富不均的問題在於我們一再用「激勵」法刺激我們現有中產階級門戶往上爬,好還要更好的想法從來不會在我們腦海裡斷過,而就事實而言,很多父母也喜歡用「偉人方言」來勉勵自己的孩子往上爬,在這裡,〈教育.方針〉也詳細介紹我們對於這樣的觀念有多麼嚴重。社會媒體(包括出版、電視、網路、廣播)喜歡告訴我們—你可以!你一定可以的,只要存有某些觀念(不管是宗教還是座右銘、格言),You can make it!其實這些存有樂觀想法,只會讓我們知道—對!我可以,我可以考上第一學府,我可以化不可能為可能。但就如此,樂觀盲點也是讓我們只會矇著眼睛去傻笑,而人類依舊過好自己的生活,改變為這地球?嗯,先給我你的期望吧?

因此,要人類想想他人,看看自己,只會先改變自己只是為了迎合自己的期待接受別人的喝采,要為他人而活,或是說先想想他人的行為對我們有何影響,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已,我們或許會警惕或去思考理解,但說真的,在這個什麼都要競爭的年代,搶救自己的後半輩子變成重要的思考課題,《搶救三十五歲》(35歳を救え)探討日本人三十五歲如何求生存的法則,而在中國、美國、台灣、香港澳門等等國家那些即將邁入三十五歲或已經超過的人們也還在想想自身的未來—那句廣告台詞—有勁才有爭—變成我們一大推手,就此同時,也是讓我們思考人類演化歷史上還有那些諷刺我們的對手—一切棋逢敵手。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