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相價值觀


現代的小孩似乎逃不了「補習」的命運,至少下課時或者有空閒時,爸媽一定會叫他去補習班報到。我每次經過補習班或者幼兒園(例如像是托兒所之類)的時候,總會在想,為什麼爸爸媽媽沒有辦法「親自」照顧呢?或者是說因為現在雙薪家庭越來越多,爸媽都是責任制,都是為了家庭打拼,所以才是失去對孩子的管教權,放心交給不認識的幼兒老師?當然這裡所謂的「不認識」,意思是說,只是點頭之交的朋友,不是上下班或者休假時刻還可以一起出去遊山玩水的朋友。

我幾乎沒有見過,幼兒老師與父母是「麻吉」,是可以交換心事的知己,他們要照顧幾十位甚至幾百位的小朋友,他們也要記住上百位他們見過的爸媽的名字與小朋友最喜愛的玩具與名字,這麼多的喜愛項目與名字全部在老師的大腦內,加上有耐心與愛心,不時還要帶有疊字的口語對小朋友說說話,安慰小朋友吵鬧的情緒,這件工作做起來,可說是要有十足的同理心。

幼兒老師或者爸媽對待小朋友的同理心當然是數一數二,不可否認,可是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的同理心可就不是這樣的:小朋友會互相追逐,互相說「你抓不到我或者你要當鬼!」,也會互相搶食,互相覺得那個小朋友「怪怪的」,小朋友之間相處久了會形成小團體,小團體與小團體就會產生摩擦。然而,就是因為有摩擦,有吵吵鬧鬧,我們在外的這些旁觀者(包括老師、父母、身外人)不覺得有什麼奇怪,反而還認為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事實上,我們會這樣覺得,是因為我們小時候就是充滿活潑好動,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甚至不曾懷疑我們是過動兒。

小朋友這麼好動,不是沒有原因可循,最主要的還是環境與教養的雙重作用下,這部份我不再多說,你可以翻閱前幾篇文章,裡面有更多說明。而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的摩擦,往往也是因為教育方法的施展下產生的作用力,也就是說,在什麼樣下的學校以及在什麼樣的環境學習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意願,例如在在深山的學校學習的孩子就是比在城市中的孩子願意學習沒有認識過的知識,而這知識會迫使孩子以好奇心探索周圍的山林,進而改變孩子的內心,而在城市中學習的孩子因為周邊都可能是補習班、便利商店、餐廳等等以及內部設施都是銅牆鐵壁,硬梆梆的死板結構,使得孩子沒有花太多意願在書本上,迫使孩子要繼續加強學業,而因為強迫孩子要去學書本的知識,所以內心其實更渴望拋開那些煩悶的文字。

也由於現代社會的變遷,雙薪家庭越來越頻繁,所以孩子的觀念慢慢演變成由電視、老師所教導的道德觀。然而,父母所教導的道德觀也容易因為事實而扭曲,像是我們知道電視媒體所報導的虐兒案件,是教導我們愛孩子不應該用鞭打的方式進行,而突然報導動物化父母角色出現的新聞案件時,我們卻更容易變相教導愛孩子更應該用愛的教育法去實行,這點沒有錯,但不斷報導負面案件或者像是婦幼產品有安全疑慮時,我們就會變相認為應該要選購更安全的嬰兒汽車座椅或奶瓶,像是報導針對美國七千名孩童所作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兩歲使用奶瓶的嬰幼兒,在五歲出現肥胖的機率比其他孩童高三分之一,在另外的研究報導指出奶瓶使用時間過久,罹患氣喘、過敏多百分之五,過敏性鼻炎多百分之四,當然這關乎父母給他們的使用時間,若是提及奶瓶材質,很多新手爸媽又考慮哪個安全,哪個風險最低,像是聚醚碸 (Polyether Sulfone,簡稱PES)、聚次苯基醚碸 (Polyphenylene Sulfone   簡稱PPSU)、聚丙烯(PP)、聚醯胺(PA)、矽晶等等,若是挑選汽車安全座椅,又要考慮哪一類型,是提藍型還是兩用型?預算又要多少等等這些問題,我們越是無法看待事實的真相,越是會讓自己更提心吊膽,更無法做好完全準備,看清那些電視媒體到底教我們是什麼?

直接說我們容易因為媒體或者例子去控制自己的價值觀,來改造自己的思想。

過去,在〈樂觀盲點〉中,曾提到我們無法思辨究竟何者對我們是好,何者才是壞,在食物的例子中,我們看見我們的盲目;在媒體中,我們看見他們一窩蜂去報導小人物白手起家賺大錢的故事;在出版業中,我們看見何者跟誰特別不同,就特別出頭天,那麼這些種種就越是讓我們去反思自己跟他們的不同,也變相讓我們跟他們要有所區別。因為如此,我們的道德觀就容易被洗腦,容易變成一種「這樣做不好,那樣做才好」的事,或者直接說我們容易因為媒體或者例子去控制自己的價值觀,來改造自己的思想,小朋友之間的互相學習進而催使他人改變就是一個例子,他們互相影響或模仿對方的習慣,對方在做什麼事的動作,當小朋友互相追逐時,他們之間會奔跑,互相告訴對方說我們一起躲起來,不讓其他小朋友看到,也有些小朋友會拉著其他小朋友扮演其他角色,然後一起鼓吹誰喜歡誰,誰應該在一起,而誰又會靠攏其他小朋友的「地盤」,加入其他小朋友的「社交圈」。而小朋友之間的言語更是不用多說,他們之間的密語變成小團體的溝通橋樑,他們所習得的特別話更是會不知不覺「上癮」,我就曾聽到小朋友之間因為被鼓吹誰喜歡誰而心生不滿說出至少十七次的「你去死」加上一句「諱言」。我不知道這樣的「模仿」是根據卡通還是其他孩子也是跟著這樣想才脫口而出,但事實卻是父母管教的方法從來不會對症下藥,只會讓電子媒體陪伴他們。根據最新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有六成的父母把3C當做是保母安撫他們的情緒,螢幕成了最好的兒時玩伴,那麼會模仿螢幕裡的資訊、網路的資訊、卡通的資訊、同儕的訊息也一點也不為過。至少會說「你去死」的那位小朋友,不知道是向誰模仿說出這樣的字句的?

因為會拉攏其他小朋友,造成內向的小朋友因為害怕不融入這個圈子,所以才會跟著模仿起來,也因為有些小朋友好奇心甚重,所以所有的事,他都要問「為什麼」,甚至聚集同類型或者外面看熱鬧的小朋友一起加入此團體,物以類聚,所以模仿不是變成你看著我的動作才會達成,而是在不知不覺中鏡像神經元就已經開始啟動參一腳,來達到同似的目的。因為如此,同類化是個變相的學習過程。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