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之感


既然我們這麼樂觀開朗,那麼回到色情的話題—那為什麼對於性的感覺依然不是充滿開明?我的意思是說,為什麼寧願選擇看色情影片來提高性趣,不願乖乖與另一半享受做愛的好處。在台灣的情侶或夫妻平均一年做愛八十八次,每星期不到兩次,比英國、美國、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希臘差,但值得見喜的是比亞洲鄰近國家好,像是馬來西亞、香港、日本,但卻也沒有好上多少。是不是我們對於性已經麻木了?還是生活壓力太大讓對於性事幾乎提不了多大的性趣?

你可以這樣說:在台灣的工作環境讓性這檔事變成我們只是在眼睛享受的性趣,也就是說,對於挑起你的感覺慾望,我們是數一數二,可是當感覺湧上心頭時,想要開始進入親吻、脫去身上衣物,挑逗大腦細胞時,又開始畏畏縮縮。我們不懂,樂觀可以讓感覺兩廂情願,怎麼遇到要坦誠相見卻又躲了起來?是不是身體的某些部位不願見人,還是開心挑逗後要進入重頭戲,又去呼呼大睡?那麼台灣的性觀念可說是依然有些保守狀態,然而,至少懂得在你大腿磨蹭,讓你勃起,卻又讓你難以止癢。

性既然讓兩性樂觀,想要躍躍欲試,可是真正開始前又欲言又止,這樣的性就只能在感覺來回踱步,裹足不前。那麼我們平常的樂觀就建築在樂觀的感覺上,也就是說樂觀在感覺的這棟樓吊掛著美麗的帆布、美麗的磚瓦、大理石地磚等等外觀設備,可是想要查看工程進度,卻又被「未戴安全帽,禁止進入」或「非工程人員,請勿進入」等等告示字樣拒擋在大門外。那怎麼可能了解這棟樓的安全結構?又怎麼不會想引起人們的好奇眼光?

看看國外的例子吧!養眼的比基尼辣妹多得是,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的泳裝模特兒特別讓人矚目,前凸後翹的身材讓男性的眼光盯著不放,而女性面對她們的身材,也想想自己的身材跟她們哪裡不一樣。對於美,我們每個國家都有一套「官方說法」,但都不離健康的體態是最好的身材,也就是說,不需要什麼黃金比例,也不需要能夠登上法國巴黎瘋馬秀(Crazy Horse Paris)的那種女模特兒的身材比例,就可以展現我們的美態。只是在〈樂觀的香料〉中,我們還是希望能夠越來越好,越來越健康,但在那麼豐富的味道的同時,我們到底能夠吃出多少種味道來?

人類的鼻子能夠分辨出一萬多種味道來,可是口中的味蕾能嚐出味道少之又少,至少小於鼻子的味道,那麼幹嘛要一定嘗試各種「酸甜苦辣鹹」?且是對「美食家」而言?大多的美食家喜歡嚐遍各種新奇味道的料理,他們會因業者的邀請來到餐廳用餐、評分,然後寫文章作推薦,而大部分的美食家品嚐的料理都是依據他們的感覺來下手,也就是說,味覺讓口齒的記憶留香,味道卻在鼻子瞬間遺忘,而下筆的同時,感覺就是讓記憶喚醒的最佳武器。我們的味覺雖不如他們強烈,但說真的,我們卻容易看著美食的照片想著用餐的情景前去消費。但當往往不如預期時,我們就會推說因為美食的照片讓感覺垂涎欲滴,所以就很難再去一次,讓感覺再度被綁架中。

可是奇怪的是,我們是靠「感覺」吃飯的,怎麼一下這麼相信感覺,又一下不相信感覺給我們的感覺?美食家所說明的「好好吃的感覺」,也僅只於當下的感覺,而你前去消費的感覺也僅只於你當下的感覺,那兩者是不能混合的。可是大腦不會管這麼多,當你依照他們說明的路線前去時,大腦會依照你在「看到的感覺」作為比照之用途,可是實際的感覺不是你看的感覺。也就是說,在外地拿著地圖看著座標時,你想到的感覺是你看地圖的感覺,實際的感覺是歸當下的感覺,我們很樂觀面對實際的感覺時,大腦其實早就混合不清,所以容易誤以為那是你當下的感覺,尤其是你想找一間店面或住家公寓時。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輕易愛上美食的感覺了吧!

想想,感覺會欺騙你的感官、讓感覺分不清我們究竟是有多樂觀,所以大腦就一直以為前方還有路可行,有洞可以挖通,直到恐懼來鬧場。所以我們就一直分辨不清什麼是真正的樂觀,什麼是真正的悲觀。當開心看見愛人的性感挑逗,而你感覺興致蓬勃,想要大展身手時,卻看見愛人早就你等得不耐煩,他跑去呼呼大睡,或者快樂的去上學,跟最要好的同學玩,卻發生他早已不跟你玩,而你還傻呼呼跑過去他身邊,又或者自信買了最美的桃紅色洋裝,穿出去給朋友看時,卻在錯誤場合或壞天氣穿。很多時候,我們現在的感覺就是以為是「實際的感覺」,但都不是如此,我們總是被感覺牽著走,直接說—跟著感覺走!

當然,相信它沒有錯,因為它給我們帶來自信的光明,讓我們的人生路上,不致於太顛沛流離。問題在於,我們相信的沒有這麼單純,反而像是十個太陽,你射中九個後,又跑去追日,卻才發現,九個其實只是同一個樣子,因為光芒讓你的眼睛難以睜眼直視它,而我們又這麼相信我們可以改變現況,所以我們老是揹著「感覺」上路,去尋找新的感覺。然而,就是因為這樣,我們人類的樂觀總是以感覺來作為一種藍圖。

很多時候,我們現在的感覺就是以為是「實際的感覺」,但都不是如此,我們總是被感覺牽著走,直接說—跟著感覺走!

樂觀的態度通常對我們而言是好的,因為讓我們相信好的所作所為會改變我們的行為,而我們記取所有人生的豐富經歷、新奇體驗,讓我們得以用最進取的心態改變我們的生活,感覺作為第一先鋒,自然要像藍波上戰場,把人質解救下來。大多數的我們而言,「感覺」這位勇敢先生,讓我們知道在叢林中可以躲過敵人的攻擊,逃過子彈的追殺,以及各種天羅地網。事實上,我們用感覺在長期就是以情感來維生,像人類不能沒有火或水一樣,只是我們人類在社會的演化上似乎沒有多大的好轉,或說是明顯的改進。雖然感覺會欺騙我們的感官,但我們大腦內的樂觀基因總是驅使我們必須做些什麼來改變,就像科技的進步也是因為我們想做得更好,更完美,關於這點,我並不否認,但就怕一發不可收拾,玩得過火,只會讓人類一直收拾這爛攤子,讓自己背黑鍋。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