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愛(上)


我並不了解愛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畢竟我沒有談過戀愛,實在無能為力去解釋愛上一個人的感覺是什麼?但是並不代表我沒有能力解釋我對戀愛的觀點是什麼,或說這樣的觀點是否正確。畢竟談戀愛的感覺可用大腦的類似的賀爾蒙去解釋談戀愛的感覺,然後加以實驗。再加上我長期觀察身邊的戀人們種種行為,我就可以看出戀愛—只不過兩個人的世界有我有你,有完全的付出、包容與體諒,而我家人就是我最好的範例之一。

還記得我弟的女朋友嗎?他們因為相處上有許多的衝突與矛盾,所以已經劃下休止符。接下來沒有多久,又結交了新的女朋友,我弟告訴我,她是多年相處的老朋友,所以彼此很熟悉對方的生活習慣。關於這點,我持保留態度,畢竟相處多年的「朋友」並不等於相處多年的「情人」。朋友的相處模式並不等於情人,否則又何必去談戀愛呢?那何必要去結婚呢?但我不可否認的—長期下來相處的夫妻們,會越來越像朋友,許多國內外的老夫老妻的結婚秘訣都是如此。

因此,談戀愛的方向是什麼?就是相處得像朋友的對待,相愛像親密的呵護。但我們多數人只懂得相處的重要性,相愛的切身性,卻在相愛與相處間無法取得共通的平衡點。也就是說,我們在談戀愛之前會量身打造相處的共有模式,相愛的特定模式,卻在實際談戀愛之後改變應有的界定模式,那麼想想談戀愛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許多未婚的男女想談一場戀愛,幾乎都開立條件:感覺對、順眼、相處融洽、有話題聊、獨立、自主、可愛、撒嬌、不做作等等,等到談戀愛之後,人的觀點也隨之改變,那麼上述那些條件也就不這麼重要,或者至少表面看起來不那麼重要。

你或許會納悶,為什麼要開設條件?或問你喜歡什麼類型的異性?可是談戀愛是一種相愛的感覺,至少大部分的人這麼認為,但對相處的生活模式來說,卻是談戀愛之後的一種習慣,那談戀愛的重要性是在相處還是相愛?大部分的人而言是同等重要,若是二選一,你會選擇哪個?

因人而異。但不變的是相處都是在末端才發現它的重要性,刮刮卡、樂透號碼也是最後才知道你有無中頭獎。因此,懂得相處才是愛情維持長久的關鍵原因,但我們體內的自私分子老是告訴我們對自己好一點,對別人差不多就好,不要太在意別人在想什麼,先愛自己,再來愛別人,那麼這些算是自私的「表現」嗎?

你可以說算是,連知名的「女王」也這麼認為,想必你應該再同意不過。但再仔細想想,自私是我們相處來談戀愛的體內方式嗎?也就是說我們外表先來展現亮麗,秀出自信,再來認為這算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對別人寬容大量則是體外的表現模式,那麼你可以想想接下來未來談戀愛的表現會是如何?而結婚生子更是不用多談,許多母親帶領自己的孩子展現光鮮亮麗,只要母親有自信,自然就會有「自私」的表現存在,而她的孩子因為長期影響下自然就有自信的光環在,進而帶有自私的分子在。

從在一連串的「事件」,你不難想像,從談戀愛之前到之後,自私就一直存在著我們的面具拉環裡,你摘下一個還是有下一個要摘,永遠不可能擺脫「自私」的存在。因此,我們不可能說我們充滿大愛,可以說我的生命不重要,為了解救世人,你把我釘在十字架上好了!我們不是耶穌,只能期待有耶穌的精神,像佛祖的光輝偉大感動人,我們學習做個人類,不讓自私的十字架揹在我們的肩膀上,但對「現代」而言,幾乎快偏離原來的動機本意了!

在許多自我激勵的書籍中,例如像二十歲要如何系列就明白告訴你未來的志向是什麼,準備好你才有先機。意思是很難不脫離「自私」的想法,那麼我們為了要達到目標,所以必須要有「自私」外,再來就是努力向前衝?所以這一系列的書籍就是大賣,就是多印好幾刷。因此,許多人看了很多自我激勵的書籍後,就是充滿能量十足,有自信的面對下個挑戰與目標,像隻放出來的牛一樣不斷衝向人群,不管前方會否發生什麼事故還是危險,你照衝不誤,那誰幫你踩煞車?同樣的例子—再快的跑車也得先學會在紅燈面前停車。

再快的跑車也得先學會在紅燈面前停車。

而依照現在的社會來看,在每個人充滿「自信」與「自私」的驅使下,自然就是我愛自己比別人多,我喜歡自己勝於家人多,我自拍的照片比別人多,我的隱私比別人重要,我的檔案一定要用密碼鎖起來,我的房間不喜歡別人動過,我的一切大於別人的一切等等,你可想想,這樣的渲染力下,哪個人不自私?哪個人不是被保護好好的?而現今的教育哪個子女不是被父母的感染力下成形的?

因此,要教養出不自私的子女可說是困難重重的,更明白的說,要教出不會有半點自私想法的子女更是不可能的任務。而教養關係上因為父母影響子女的作為,所以子女幾乎都深受影響到談戀愛都是以我的觀點為優先考量,也就是說你必須聽我的,其他的再來談。相處的模式變成相愛模式的印刷版,那麼最起初的模版是哪一個自私的自己呢?

如果我們不那麼疼惜孩子,讓他自由,或許會好一些。但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擔心孩子受傷,跌倒燒傷等等意外發生,而這此同時,加上我們喜歡跟孩子說「你跌倒了,不痛不痛,你有沒有怎麼樣,我幫你擦藥喔!」等等這些言詞,讓孩子以為父母是在乎我的,是幫助我建立信心的。看似沒有不好,額外的分支卻在另外一頭發芽。

另外,美麗正面的例子看似可以給人加分,卻也給人自私的印象。在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與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Universitat de Barcelona)的聖地亞哥.桑切斯.佩姬絲(Santiago Sanchez-Pages)和馬德里中一間大學的恩里克.圖列加諾(Enrique Turiegano)的研究指出,有較勻稱特徵的人,不太願意合作,也較為自私,而我們通常都喜歡這類型的人物,因為較有美麗臉孔的人,通常是有很高的勻稱比例。而研究的成果並不等於大眾化的結果,卻不免讓人看出來,在動物界下生活的每個動物(包括人類)也都喜歡勻稱比例的異性。

接著下篇和未來的重頭戲會陸續報到,請敬啟期待!謝謝!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