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的孩子(下)


重複的游說往往會造成父母的誤解與誤導,導致父母認為有錢好辦事真的才是主因,但其實不是。同樣的,學音樂會變好不是造成孩子變好的主因,而是造成的結果。是因還是果,我們會推托說不清楚。因此,不要以為孩子去學音樂,去某間宗教教授的學校,孩子的成績就會進步,我就曾經看見某間學校的孩子在外一樣行為不檢點,照樣我行我素,一點禮貌都沒有。

因此,孩子行為變得好不好,學校教育不是一大主因,誰教授的也不是,家長教導的也不是,而是整體社會!不過,我們就很容易把孩子的行為第一先推給父母,其二是學校,其三是同學,其四是朋友,其五才是環境,卻絲毫沒有想到孩子的行為究竟是什麼造成的?多數的複雜性已經很難讓孩子用單純的心學會看這世界,雖然許多宗教領袖說世界越是動盪不安,心靈越是要保持純淨,可是美國作家理查.沃克慕(Richard Wolkomir)卻持相反意見:「在複雜的世界上,保持單純就是愚蠢。」但華文文學家余光中跟他過不去,他說:「時代越是荒繆,越需要正面的價值;現實越是混亂,越需要清晰的聲音。」那麼,我們要挺誰呢?聽自己的聲音,還是看看別人怎麼想,再來換我們怎麼決定?

這不是父子騎驢的故事,但事實上卻是這樣—你一定為了想更了解自己多一點,一定會去看自我激勵或心理測驗的相關書,甚至算個塔羅牌或紫微斗數等等,這些舉動都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多一點。同樣的,父母為了想了解孩子多一點,一定也會去看教養專家給他們教育的相關意見,所以許多新手爸媽天天寫信到專家的信箱中—什麼我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我的孩子不喜歡吃青菜該怎麼辦?他不喜歡上學該怎麼辦?他有暴力傾向該拿他如何?他問我性知識,我應該要如何回答等等,許多問題雜七雜八,教養專家要保持冷靜也相當不容易,那麼我們應該保持單純,還是要雙管齊下?

嗯,就是看事情的狀況來決定,也因此,學音樂不是每個人都像郎朗一樣,對音感有敏銳的天份,可以到音樂學院就讀,也不是一定要像莫札特一樣,是個了不起的音樂神童。如果是這樣,那麼誰會想到在街頭當藝人?誰又是擲銅板的那個人?所以說囉,學音樂不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也不是矯正孩子好不好動的方式,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繪畫,寫作、跳舞、拼貼等等,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學會不同的思考能力。

家長若是急於讓孩子太早接觸音樂,只會讓孩子對於音感沒有大增外,反而疲勞傷感。因為準備出生的嬰兒聽到音樂時,除了有胎動外,就是對外在世界有明顯回應,但他還不知道那是什麼,是音樂還是有人敲打聲音,或者其他?胎兒根本察覺不出,甚至連感官形成的感覺都沒有成形,他怎麼可能知道呢?大腦只知道分泌其他神經傳導物質,其他的器官才剛開始逐漸成形,有反應,有心跳,對於外在只是反射作用而已。

可是有些父母或者專家因此認為因為嬰兒能夠聽見外在世界的「音樂」,所以在內部,他也可以「手足舞蹈」,且大多數的孕婦聽到最愛的音樂時也會心情很好,進而影響胎兒的變化,所以一出生下來,我們便認為嬰兒有天生的音感存在—是這樣嗎?

如果你去作實驗,找來很多名孕婦,事先訪問她們最喜歡的音樂類型,然後放給她們聽,順便看看胎兒的波動,你應該能夠發現這事實。但問題是,如果沒有音樂,或者沒有孕婦喜愛的音樂還是不准播放音樂的地方播放,那麼孕婦的心情肯定受影響,進而影響胎兒的波動,讓嬰兒的音感有問題,那麼我們說嬰兒有「天生」的音感是從什麼地方判定而來呢?

從實驗室還是非洲?或者母親的歌聲中?哪一套證據可以說明人類自出現在地球以上,就有絕佳的音感?黑猩猩的吼叫可以說明那是「音樂」還是表達不滿?還是猴子的尖叫說明牠們的心聲?類人猿(Anthropoid)有嗎?還是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呢?我不知道,但我們很容易推出一連相關的證據來說明人類的確有這樣的能力。何況是人類學家、演化學家他們聰明的頭腦裡。

他們會這樣推論,其實每個人都會,給你一個因,你就能推出一個果,我們就有生來的因果論,因為鑽木會生火,所以才有火源的發生;因為可以用石頭敲打,所以才有搥子的發明,每一套種種事物,我們因為前者,所以推出後者,因為p,所以q。

這就是邏輯的基本概念,因為p,所以q;所以不是p,所以就不是q,數學式表示這樣:

p=q
-p=-q
p≠-q
-p≠q


這通常也是哲學的基礎,接下來,我會在慢慢在「無限」中解釋哲學的理解。但先回到父母與孩子本身,父母因為認為學音樂對孩子好,所以才要讓孩子去學音樂,卻沒有遵循孩子的意見,讓父母說一,孩子不敢說二,才會百依百順。就算孩子有反抗,父母依然強制執行,你也必須乖乖遵守規定。那麼累倒的是孩子,還有你希望孩子學音樂可以有進步卻實際沒進步的心靈。

不是學音樂不好或其他才藝不好,就可以讓孩子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而是通常我們作父母的不是給孩子太自由,就是沒有自由,就像風箏在天空飛得好好的,卻忘記要好好看著線,不要把它綁到固定的支柱上,這樣只會讓我們看見要打雷下雨了,還來不及收線,造成永久遺憾。

我們多數人也是如此,在室內待久了,就渴望外出的自由,在外地待久了,總希望能夠找個舒適的窩來休息停歇,自由在哪裡都不對,請問「自由」錯了嗎?我們父母想改變孩子對我們的愛,讓孩子能夠自由自在的飛翔,也能夠自律的找樹枝來停歇, 但問題是—如果改變是好,為什麼方向仍舊不對呢? 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說:「改變沒什麼不好,只要它是朝正確的方向。」我只是換個說法而已。

他還說:「不能因為喜歡做什麼而做什麼,要因為做什麼而喜歡做什麼。」孩子喜歡彈音樂,就未來說是音樂家,喜歡粉刷油漆,未來說是室內設計師,這不是成正相關的,我說過一種變因有諸多變因,不能只因為看到小時候,就推斷未來的職業,就像想當平名百姓的,未來就有可能是總統或領導人,不過大多的孩子都最不愛這個願望......

此篇為下篇,因為文章結尾還有更多要補充,故還有補充後續篇,請繼續期待,謝謝!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