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父母


選舉落幕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寫照又在街頭上演,當選者歡聲雷動,落選者各個哭成淚人兒,有人詢問她參選下屆的總統,她說:「還沒想這麼多。」,只把主席的職位辭了就下台走人。我不知道,參選人的心情究竟起了什麼大變化,但至少我能想到的就是主席辭了並不能表示負責,我把問題丟在台上,或說把所有責任一肩扛起就丟了烏紗帽,問題就可以傳到橋頭自然直,如果是這樣,那麼每個人都辭了自己的職位就好了,反正問題自然用時間可以療傷,那麼何必需要領導人來領導方向?

如果這麼簡單,我們對於父母的方向,也不會辭了公司的角色,就在家中相夫教子就好,還是要工作,還要兼顧家庭,還是要負起應有的責任,因為你知道,孩子是你未來的希望,是你家庭的關鍵,沒有他就等於不像個完整的家庭。所以,不是辭職就好,不是在主管的辦公室內直接丟了辭職信說:「去你X的!你這間公司的待遇這麼差,我老子(娘)不幹了!」

有時候看看媒體的方向或者社會給我們啟示錄,不難發現一個事實就是:長得美麗好看的人越多人報導;長得有特色或有不同特殊才藝的人就有人寫在新聞稿中;越是高超的社交技巧的人,人際關係就很好,也較會說謊;能夠在最短時間累積很多財富的人,一定會有專題給他報導,甚至媒體還會決定某些人物的未來方向,例如說,你選舉失敗了!那麼選下屆總統吧?你下個方向是總統嗎?誰的呼聲最高?哪個口袋名單較有可能,內閣名單是誰誰誰等等,好像媒體幫我們決定方向,媒體決定父母、老師該怎麼教,警察該怎麼取締、受理民眾報案,法官該怎麼審理、社會重大案件的謎團缺乏哪些證據、說法、疑慮等等。媒體變成我們之母,每一件事好像都要跟他說,就像你要晚點回家告訴你父母一樣,那麼我們請媒體當我們的政府好了,你覺得如何呢?

媒體力量既然這麼強,無一連帶相關責任的就有孩子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比跟你父母說話的時間還長,與兄弟姊妹玩的時間也是不如它長,孩子一下課要面對的除了晚飯吃什麼外,就是海綿寶寶又跟派大星或蟹老闆發生什麼搞笑的事,功課是洗澡後要面對的事,與你父母聊聊,那麼「等我一下吧?」。多半的父母想跟孩子作最親密的互動,但是不像歐美國家都會擁抱,親額頭或臉頰的舉動,東方的父母,尤其是台灣的父母怎麼跟自己的孩子互動只有在稚嫩的時候才會,等他會走路,開始調皮搗蛋了,像個小皇帝時,就性格異於過去的表現,我們開始會「教訓」,會醜話說前頭,會打他了!會懲罰他了!是不是每個父母的管教方式其實都差不多?或是說差不了太多?

教養專家告訴你的那些話似乎無法套用在你們家族身上,因為你們有你們家族的壓力,因為你們急於給孩子最好的,因為請教養專家評估你們的家庭的完整情況的費用要花費不少,請孩子去看身心科,不見得會有大改善,因為最主要的原因—沒錯,教養責任是你們「身上」,不在孩子本身,就算把矛頭指向孩子,醫師多半說,孩子的成長還在發育,孩子的這種情況其實很「正常」,我們這裡的孩子都像你們這樣,不要擔心等等之類的話,因為孩子的青春期還會在發育,所以醫師的話因此認為無關緊要的事,即使有,那些話的作用聽在父母的耳中不痛不癢。

這類的情況類似「凱文怎麼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電影情節,因為伊娃無法承擔「母親」的責任,因此失去對凱文的內疚,所以凱文的情況一直怪於她自己本身,加上還有憂鬱的情況,問題的指向都是一種無言的暴力。他不喜歡就不喜歡,就把母親的工作室噴漆噴得一團糟,幾乎是個小大人穿尿布已經洩出來時也不告訴伊娃,就氣得把他的手臂弄傷,事後道歉時,理都不想理;自慰時被她撞見,也不覺害臊等等,種種跡象告訴我們,家庭的教養責任來自對母親的角色扮演有多大的壓力與恐懼,也來自你有多大的責任可以扛起?

所以,回到前頭。不是辭了官,在家裡帶孩子就好,也不是辭了「母親」的角色,讓保母帶就好。問題來自各方,就像你開車在馬路上,不是只要看前方就好,對向、同方向的左右以及後方、上方都有不知道哪來的物體衝來。因此,看問題要面面俱到,相信多位教養學者並不保證給你正確解答;聽信各種藥方,並不表示你會瘦身成功。然而,我們做父母的,一方面急於競爭的壓力,一方面求好心切,另一方面公婆看著孫子,所以為了要讓孩子快樂成長、有責任心,各方面都採信;為了要「瘦身」二字,你不知道嘗試多少藥方、偏方、秘笈等等,請問你是神農嚐百草嗎?還是問題來自各方,所以解答也要嘗試各方?

父母的壓力並不亞於孩子的壓力,孩子間的壓力並不亞於同儕間的壓力。可是每個父母急於做好「父母」的角色同時,媒體也跟著告訴你「父母」這角色應該如何扮演?當我們看著新聞媒體告訴我們哪個學校對孩子不周全、有罷凌,媒體就一起指責這間學校,讓它名譽掃地;哪個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大有問題,媒體也來評論:「這位父母的管教方式應該要改善才是。」是不是媒體在任何地方都要湊熱鬧,還是已經沒有什麼新聞好報了,所以新聞要二十四小時播報?

而且,父母也會跟著受媒體影響,不然為何用餐時間,電視要開著?還要邊看電視邊吃飯?多數人對於此問題的看法—只要讓它有聲音就好。父母看,孩子跟著看;父母上網,孩子也要看你在看什麼網站?父母處處影響孩子的行為,不單單只是表面上的—好的壞的,照單全收。孩子也想聽聽你看我的表現如何?穿得漂不漂亮?孩子也想了解為什麼父親要看色情網站?母親想要去整型?孩子也處處被影響,無不時刻,誰都在被誰影響。

我們急得想改頭換面,結果就像化過線的口紅一樣,要抹掉重來,但印記還在。那麼誰漁翁得利呢?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