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環境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生下了孩子就知道怎麼養孩子,至少是怎麼養大這個孩子,讓他成長茁壯。但其實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知道如何養,才能讓他快樂,且負責任,有上進心,又懂事。也因此,對多數人而言,選擇一本好的教育方法,一套從小規劃好的計畫,變成我們人生目標之一。

要如何選擇教育方法,時常變成現代人頭痛的問題—我們喜歡私立學校的教育完善,也喜歡公立學校的學費低廉;我們喜歡這家的嬰幼兒食品,不喜歡這家廠商的口味;我們喜歡這個學區環境友善,不喜歡這個學區骯髒臭亂。選擇一套好的教育體制,變成新手父母以及即將成為新手爸媽的課題之一,就像要面臨來的考試,總是要戰戰兢兢,不敢有任何鬆懈地步。所以我們會尋求專家、書本、雜誌的協助。

我們也都清楚了解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友善的學習環境:校園沒有弊端、沒有欺負弱小、沒有感情糾葛、營養午餐沒有問題、不會對老師吼叫捉弄、校長也很自律等等,接下來還要考慮的是家中的學習環境:一回家有熱騰騰的晚餐可吃,媽媽會親切擁抱與問候、兄弟姊妹也會互相切磋、房間沒有偶像海報、沒有吵死人的音響、沒有iPod、沒有電腦、更沒有所謂兄弟鬩牆的情節。但事實上呢?

以上這些可能不存在,或者只存在一半,但我們了解的是,多數學童一放學不會立刻有美味的餐點可吃,或者母親下課會說「寶貝,你回來了!」之類的話。不是繼續留在學校,不然就是繼續在外加強學業,想想看,力求給孩子最好的學習環境時,我們是給孩子最好的環境,還是一心只想著他們要最好的?

我們家長在選擇教育時,多半的思想是孩子喜歡什麼,就給他什麼。因此我們會去書店、專家講座上吸取相關的教授經驗給下一代。所以常常衍生出一個問題—孩子所喜歡的,真如是我們家長滿心期待的?意思是說,他所愛的,是你眼中認為對他有益的,還是他自認對他有益的?

這是我過去常常所談的問題,家長選擇教育的同時,也因為太想給孩子完整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都會試著與孩子溝通,好讓我們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究竟在想些什麼?孩子喜歡什麼,我們尊重並且給予關心,孩子看見什麼,我們解釋其什麼,就連看見你們夫妻吵架時,都希望你們給他一個解釋!

小孩難免看見父母當面吵架,只希望告訴他說,「你們到底在吵什麼」可以有個完美的交代,但教育不許我們這樣做,因為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示範,如果你們吵,樓上的兄弟姊妹也跟著吵,全家不得安寧。而孩子只希望,你們可以言歸於好,吵架的重點已不再是重點。教育的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在幫自己在打分數,孩子的需求有時候變成僅供參考而已。真想不透,孩子的心聲,我們真的有用心在聽嗎?

教育的環境好不好,不是學校能夠決定的,也不是家中可以決定的。然而,我們多半就把所有的需求訂在一張教育計畫上,上面明白說,如果學校不能給我的孩子最好的,我們就換一家學校就讀;家中的環境不佳,我們就立刻搬到明星學區去;如果哪裡再不好,我們就改變環境,不然再換學校。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心轉變成我們的口頭誓言,只要孩子不滿意,我們改變到最好為止。

好像什麼都要孩子是最好的,我們才能善罷甘休,那麼孩子犯錯時,我們總是有許多藉口填塞,就像一直漏水的水管,不斷拿海綿堵住出口,讓水流量減少為止。我們怎麼可能滿心期待孩子未來會成長茁壯,且勇於負責?我們不是不會選擇教育方法,而是擬定教育計畫時,往往總是文不對題,就像我自己有時寫文章時,難免會寫偏,就像你如果放開雙手開車時,自然也不會直行,一定會往右或左傾斜。

一般人的教育計畫通常是這樣:幾歲要會上幼稚園,何時要開口說話,幾歲開始報名學才藝等等,但這些不會是孩子未來列舉要做的事項,因為根本就還沒有一個標準點,就像是孩子如果三歲還不會開口說話(我也是到三歲才開始說話的),常常懷疑是否罹患自閉症時,或許也應該給醫生檢查的同時,想想教育環境是不是出了什麼狀況?

孩子的人格養成不只是需要環境,還有基因與遺傳成分。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UCSB)的兩位心理學家—金熙戎(Hee Jung Kim,直譯)與大衛.謝爾曼(David Sherman)分析有關文化是如何影響社會與環境的。謝爾曼說:「在心理學最古老的問題之一是,人們如何受制於先天與後天,每個人都同意這兩者,但基因與文化的互動框架是如何表現在文化上的變異,相同的基因,可以導致不同的表現。」使用催產素受體基因的多態性其連接社會情感的敏感度,可以因為各自的文化體驗,讓個人的相同基因,表現卻不同。「我們受到基因的影響,其如果再後天環境不佳,就會改變遺傳特質差異。」金如是說。

換句話說,教育的人格養成,不只是因為教育法的關係,還有基因與環境等相關因素來其改變孩子的一生。不只是單單他們常說的—一句話可以改變你的一生—緣故。但我們做其家長的,哪個不是希望孩子的未來能夠健全發展,我們卻還在為教育環境以及教育的使末端爭吵不休。與其選擇哪間好的學校,好的師長教課,不如給孩子放心大膽追尋他的夢想,前提是我們對孩子有十足的把握。但那種又愛又怕受傷害的把握感,我們不是放得太多,就放得太少,那麼你要怎麼看見你的風箏可以高枕無憂在天空飛翔呢?

我們不是不會做,也不是不會扮演父母或師長的角色,而是孩子不是你想得那樣,那樣順理成章,在好的家庭成長,然後在好的校園讀書,然後找到一份穩定好工作,就會幸福美滿。然而,當我們面對眾多的學校招生簡章以及眾多的教育方法時(不管誰教你的),依然搞不清楚,我家(的孩子)的方位落在雲端的哪個面積上。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