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與眼


孩子的繪畫中想告訴你什麼,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也不是你作為父母可以決定的,更不是社會或者他們之間同儕可以決定的—然而是孩子的眼界自己決定的,而這個眼界中的自己往往是他們自認為熟悉的自己。
我這樣談孩子的眼界:如果孩子的心智認為可以把他們所看見的一筆一畫毫不遮掩得表露出來,那麼親子之間應該沒有秘密才是。但事實上是有的,有多少個孩子不敢告訴你他的數學成績只有二十幾分或者C(或更低),有多少個孩子肯願意告訴你他打破人家的玻璃還是什麼之類,而不會遭受挨罵,那有多少個青少年肯願意告訴你,他在外有了孩子?而你願意接納他?
應該沒有多少,事實上,即使是有,也不會像華盛頓小時候一樣,砍倒櫻桃樹還接受『表揚』,說你很勇敢,很誠實。因為大多數的前提是怕被責罵,怕被禁足,怕失去與朋友的聯繫,怕朋友在背後指責你的不是。孩子不願意跟父母敞開心胸的原因是這幾種,可是大多數而言,同儕團體的輿論壓力才是主兇。
想一想,有多少害怕去上學的孩子不是害怕與陌生孩子接觸,而是怕受到其他孩子的指責不是?說什麼這個很怪?他上廁所時不洗手,這個人好安靜不說話,這個人老是待不住座位,這個人喜歡搶別人的東西,這個人怎樣......。輿論的壓力會迫使這個身處老是跟你過不去的孩子有種被隔離之感,因此,當孩子不願意告訴你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你就會打電話去問學校問個清楚,可是老師的解釋與這孩子的解釋是兩碼事,畢竟透過老師的出發點與孩子心中的出發點完全是不一樣的世界,孩子的心智擅未成熟,他的眼界與你的觀點像是童話世界所延伸出來的成熟解釋。
在Yahoo!奇摩的一份民調中,有四成三的人認為孩子出了家門,進入校門,最怕交到壞朋友或者養成壞習慣,有三成的人認為同學罷凌更加讓孩子身心受創,其次是遇到了問題老師,像是《罷凌女教師》(Bad Teacher)電影橋段一樣,老師為了愛美,不惜偷竊國家試題讓班級得到第一名,也不想教書,讓同學只會看電影上課。當然,重要的還是孩子自己本身,老師所教導的或者父母在家或在外所教導的不能吸收到孩子的身上,那麼孩子的自我認知就會排除所有認知,即使有所吸收,那就像個充不飽的氣球,永遠都有氫氣外洩,想要飛遠—嗯,不太可能。
孩子的眼界在於給予的認知觀點是否是無庸置疑,還是還有其他的論點可循?如果不能像我小時候都在懷疑,那麼他人所說的話,他只會點頭說聲對!沒錯,卻少了真的嗎?別人就算拿出鐵證如山的證據,眼見為憑那麼才敢相信是千真萬確。多數的學家所提供的任何理論,就算有很多證據證明這是我親眼證明的證據,但還是不能保證世界上就是遵循這樣的方法存活了好幾世紀。同樣的,如果孩子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千真萬確,也不能代表這世界就是依照他的想法就此打造一個城市。
小時候的我們都會這樣做,畫出未來的城市,畫出自己的天馬行空,把沒有不可能化為所有可能,把小時候的所有回憶畫在一張張的白紙上;女孩畫家人或朋友,男孩畫汽車與機器人,小孩子的記憶在當時建構的大腦上模擬出神經元活動的路線圖,腦島開始開竅,海馬迴開始回想,邊緣等其他情緒系統開始轟轟隆隆得運轉。小孩不是白紙,也不是摺紙,可以重複摺出你想要的造型且呈現在你面前看。
但很奇怪的是,父母都以為小孩可以任我們打造他們的未來樣子,只要管小孩滿意與否,快樂與否,教養得好與否,就可以一再任由你塑造,但這是不可能的。多少的基因與遺傳,多少的環境影響這孩子的人格發展,不是可以從無到有一手打造。在『父母的錯』的章節中,我們都是把所有的過錯一而再,再而三的怪罪於父母本身,卻絲毫沒有怪罪這個孩子身上,就算有,也會有『人』替他辯護;那個不是人,而是社會—這個孩子不成熟,這個孩子需要回到學校再教育,這個孩子要多唸點書,這個孩子要多交點好朋友,這個孩子要多接觸人群,這個孩子要......
廢話!社會只會替他辯護,為他找個好理由來牽拖,卻沒有想過這孩子會造成這樣,也都還不是社會的錯?那麼我們替自己圓謊的同時,也找到個好理由讓自己脫離這場官司,反正人最後想到自己,當初也想到還是自己,那麼自私的基因就是當初設定好的?我們實在不能說人很自私,而是父母與其他的教育工作者讓他的基因變成有指示的路標來依序前進而已,如果能讓他自由選擇,我們也害怕讓他走錯路,那麼難道一切在遊走時,都要擲骰子來前進嗎?
當然沒辦法,所以我從來就少去認為父母就真的是『父母』,而是兩位照顧者而已,因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而有愛來依附,情感的建立,從婚姻的開始,更由兩個人的愛情開始,依附就已經存在,我們不能說孩子的出生,還要誰先分配由誰開始,而事實上,就是會去分配孩子的照顧時間—哪個時候要餵奶?哪個時候要換尿布?哪個時間要帶孩子出去遛達?哪個時候要去接送孩子上下課或者送去保母那裡然後帶回家?雙薪家庭所面對的這些問題,哪個可以完整建立孩子對父母親的依附?只有孩子見到母親,父親或者雙方才能見到。
所以,大多數的孩子的路途要走得安穩,都是由親生父母起先照顧(養父母是另一種),爾後才是公公婆婆、親戚、同儕、老師、教育工作者、最後是不得已的陌生人。當然,我也不希望是後者,但如果孩子的人格能夠發展健全,誰都可以,至於什麼是發展正確,那麼又要從『正常的家庭』說起......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