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竅門


結婚是很快樂的一件事—且是應該被祝福,被感謝的一件事。但不幸的,其實結婚的快樂不亞於單身的快樂,我們常常很喜歡把結婚時的快樂分享給周遭的親朋好友,告訴他們我結婚後的生活很快樂,很幸福,很充實。可是結婚若是好快樂,那麼為什麼想要“結婚”這件事,總是慢慢來呢?
未婚的男女很多,想要踏上禮堂的人卻不一定很多,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卻很容易當成我們之間的事,只要我們相處、相愛和諧,就可以辦理結婚,只要雙方父母有告知,有會面就可以結婚,那麼結婚到底要怎麼形容說結了婚是真的感覺在結婚?還是結婚其實跟婚前沒什麼不一樣?
那幹嘛去法院、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手續?這不是沒有什麼道理的感情嗎?還是真愛就這輩子註定是他了?決定是他了?是神奇寶貝的遊戲嗎?也不是,結婚的感覺,以及加上你要付出金錢所有的感覺,其實不像我們看自己及伴侶的那樣親密之感。如果結婚這麼輕而易舉,那麼結婚的今年對數應該還會更多才是!但畢竟不是這樣,結婚的禮數以及聘金,加上許多傳統儀式的迎取新娘等相關的步驟,就讓這場婚禮些隆重—但不能代表說結婚當晚就會進洞房,準備“增產報國”。
結婚是喜事,不一定是好事或對的事,于美人與來賓在節目這樣說。但結婚以及我們對於真愛的這件事,卻從來很少認定當成一回事—結婚之所以會結婚,是認定這是真愛,還是因為其他因素而結婚?是因為很信任彼此的關係而認定他是真愛才結婚,還是真愛的認定其實不需要過度信任而結婚,或者可以說,真愛的關係是因為當初日久生情而就此決定才結婚,是基於信任的存在,所以才會結婚?那結婚的共識協議(Prenuptial agreement)的目的當初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呢?
財產?還是怕他劈腿?或者因為撞似親密憤而提告?這是當初設想好的目的嗎?還是把醜話說前頭,一切結婚再來慢慢談?那麼結婚說要趁早的人們,有想過這些嗎?還是我們因為太信任彼此,所以買個保障來規避風險?那麼結婚像是變了調的家家酒,只要雙方都同意,那麼結婚無需大驚小怪,又何必大肆慶祝呢?人始終只對自己好,別人的好只是放在心中的那塊肉,其實可以感受到,卻吃不到,也就是說,愛情的套餐的飽足感從來為了自己而存在,為了他能放心好好吃這一餐,卻從來很少你是站在天平的兩端看著彼此著,那麼愛情的任何論調會站不住腳,因為有可能的一端會崩塌,甚至會瓦解到毀滅。
那幹嘛去談論愛情這件事?也就是說,人們好端端的為什麼開始去研究愛情,去研究男女的觀點,去探討兩性的反差,難道情感的好感是因為對對方有感情的建立連結,所以讓兩方能夠有共識協定彼此的關係,讓愛情滋潤?人類的愛情開端也難道由亞當與夏娃產生愛苗,所以愛情才會生長,男女兩性才會不同?
演變至今,想想看,愛情變成了什麼模樣?是醜陋無比的怪物一個?還是愛神邱比特下凡呢?那麼愛神的箭會射中你的心嗎?還是需要條紅線串起兩個人呢?或者需要月下老人加持幫助你找到對方呢?那麼我們對於自己的信任還是不足,就像馬力不夠強大,再怎麼改裝,馬力也沒有多顯威風,那麼結婚只是餘興後節目,了無心意。
結婚會否“真的”快樂,我不知道。如果我告訴你最新的美國研究是說—結婚人數比單身人數的壽命多七年,那麼這套數據的說服力還需要更多考證。因為在這樣研究中—美國路易斯威爾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的助理教授大衛芮夫斯(David Roelfs )的團隊分析了過去六十年共九十項的研究,樣本達五億人,發現此關係,認為單身者的壽命比結婚的人們短是因為沒有人去關心他們的飲食生活健康,但只要有朋友與家人關心,一樣可以增加壽命,芮夫斯同時也表示,單身者無須反應過度。
但結婚就真的是美滿的事一樁?不見得,在這麼事事都要講求金錢的年代,沒有金錢別想要結婚,那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要變成有錢沒錢娶個老婆真可憐,因為沒有金錢過年,可是貧賤夫妻百事哀,那麼想要找到生命中的“真愛”簡直是痴人說夢,愛情不能代替麵包,你我很清楚這點,但愛情裡有沒有真愛,也不是每個人都明瞭這一點,結婚不認定他就是真愛,也不代表真愛只是空想名詞,而是我們生命中的婚姻真的若是要長久經營下去,就應該把真愛拋在腦後!
因為你若問結婚超過一甲子以上的夫妻,維持的秘訣是什麼時?他們會告訴你,婚姻就是要彼此信任,關懷,同理心的堅定與付出,別無二法,但我們的婚姻觀念卻還在傻傻在看那段婚姻,走這段婚姻的路途,那是誰才是你心中最重要的人呢?是孩子,還是另一半呢?還是你最親密已久的親屬呢?對於婚姻,大多數人的想法是只要能夠找到了解我的那個人,但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最需要的那個人,因為愛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實物,不是能夠想像就能夠餵飽自己的食物,而是愛本身就是種帶有大型關懷與無限奉獻的愛—簡單來說,就是關懷與慈悲才能悲天憫人,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就是這樣的精神。
我們的愛情太狹小,結婚變成一種結婚前後沒有差別的生活,同住一個屋簷下的你們想想婚姻的改變是不由自主的開始?還是你們只是精神上的補充劑?就像綜合維他命一樣,婚姻不是特效藥,而是需要自己(與雙方)的理性與感性開始交談起。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