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焦"集
我很少說明我是做什麼的—我是說我的面向工作層面是什麼?是幫人寫作?還是像是接案子一樣,有稿費可以領取?都不是,我一再強調,我這麼做不是為了誰,而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包含發生在今年二月二十二日的紐西蘭南島(New Zealand South Island)的基督城(Christchurch)的芮氏六點三的有感淺層地震,目前就據官方統計死傷數字已經高達一百三十三人死亡,兩百二十八人下落不明(數字仍可能繼續標高),包含一位台灣籍學生。總理說約翰.凱伊(John Key)表示這是紐西蘭最黑暗的一天。紐西蘭的搜救隊目前已經放棄了搜救任務,台灣及日本仍繼續不放棄,搶救更多寶貴生命。希望大家為受困的人及搶救大隊加油,祈福,會有奇蹟發生。
寫作是我的生命泉源之一,它可以讓我找到更多人類的各種可能性,包含在網路上的社交活動,實體上的交流談話,這些行為往往可以看出人類是怎麼喜歡這些活動的,也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找出對的人是否還是那麼容易?美國的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如何影響了認知與情感和社會搜索。一位助理教授凱文.瓦茲(Kevin Wise)研究人類在Facebook的導覽行為模式。他說與其看見人們在此刻使用行為,不如瞭解在實際行為上。
“我們想看看是否有種方法可以分別註冊Facebook,不以人們怎麼談論它,而是看看當他們使用它時,實際在做什麼?“,因此有個實驗是受試者坐在電腦前,要求他們趕快註冊新的Facebook的帳號,然後在一定的時間內瀏覽Facebook,受試者可以在這段時間瀏覽他們希望看見的內容,只要他們停留在Facebook上。用螢幕捕捉軟體,瓦茲可以查看受試者上的每個動作,研究人員可以對每個傳導器的連接在使用者身上來此衡量他們的情緒反應。瓦茲將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為社交瀏覽(單純只看他們使用者的資訊),而另一組為社交搜索(只找尋社交朋友資訊)。他發現在社交瀏覽的這一組中,不會針對特定的目標,他們會利用既有訊息來看整體資訊,不會額外有的特定訊息。
而另一組就剛好相反,就會開始找出特定的人士、團體、新聞發佈資訊。瓦茲發現,參與者往往會花上在社交搜索大於社交瀏覽上,且他們喜歡這個項目會比它們的內容還要多,這也就不難解釋人們對於社交活動的關注訊息會比現有的網站資訊還要多—同時也可以說明為何在Facebook的停留時間會比Yahoo!還要多很多。
當我們在社交活動時間越長時,所關注的焦點就會越來越多,所以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才會嚴格禁止他們女兒不准在臉書上作任何社交活動。而我們呢?當你關注的越多時,是否就能找出與你的契合的人就是命中注定我愛你的那個人?我不知道,朋友間的社交活動常常在瀏覽的人不知所措,例如當我說出我愛你時,人們就會開始想像這個“你”會是誰?當我談論到某位女孩對男孩的感覺時,就會認為這是有種情感因素存在,可能還有種愛戀的成份。新聞媒體喜歡捕風捉影,甚至可以亂槍打鳥,然後來個看圖說故事,太多的謎團常常陷在這風暴的人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怎麼做,外面的人總是要說說自己的“意見”。
在朋友的那回事的這一篇中,有很多的議題容易觸及朋友間的敏感神經,像是基本的宗教與政治的爭論議題常常讓朋友的關係告吹,甚至讓感情破裂,無謂你支持哪個政黨(國民黨?民進黨?民主黨?共和黨?)等任何團體,我們的情感就是沒有辦法卸下強烈面具說另一個其實也不錯,當任何關於此反對黨的訊息比我們所支持的政黨還要多時,我們感受的就會更強烈!宗教的主義也是如此,我常常接觸很多教派—什麼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伊斯蘭教等等,所闡述的理念每個教派不會差異到多少,除了邪教外,多半的都是希望可以世界和平—但我總想世界和平也不是靠著神的旨意還是佛教的理念就能寬恕不合理的人類行為。心理科學家都想瞭解人類上的活動還有網路上的世界如何反制我們的思想,但情感的文化教義早就在西元前把我們的理念鎖死在那裡。找出對的人及對的交往模式更沒有一條條文明確規定你該如何談戀愛?性行為也是如此,不管健康教育的老師如何帶過,還是你是透過色情影片、圖片所“吸收”,很多的任何ㄧ步可能需要重新改寫—至少編列條文的人—我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