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那回事


有人曾反駁我的言論:他認為因為我們不知道會愛上什麼人,所以必須先設基本條件來過濾我想要認識的人。關於這點說法,我也很認同,因為要有基本認識,所以在找尋未來交往對象時,更能構認識自己會愛上什麼人,這點的意思跟挑選商品很相像,我們要購買手機時或者換一套新沙發時,總要先設想我要購買什麼樣類型的沙發?什麼樣款式的手機?是智慧型?還是基本式?是要真皮沙發?還是可以更換布套的沙發?是要多功能?還是這是附加功能?是長形?還是兩人座沙發?很多種類的問題會一一在你的大腦浮現,但首先必須知道的是—你家能擺多大的沙發?又適合什麼樣沙發?我是指看起來會既寬敞又不減尊貴?而手機則是你常用的類型是什麼?如何帶出門?放在哪裡?喜歡用什麼方式接聽電話等等老問題。
但我們很難想到這些,當我們專心進攻時,從諾曼第搶灘登陸時,你可能只會帶槍往前衝,卻忘記你的同伴及你需要補充的彈藥和裝備,所以常常發生類似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烏龍事件。我自己舉個例,我有次想去某間銀行查詢我賬戶內的款項,和順道去購買我要吃的午餐,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我當時開戶的那間分行及它附近營業的餐廳,而這家分行距離我車程約二十分鐘,可是當我想驅車前往時,才想到這間分行其實在我家附近約兩、三百公尺就有一家,而附近的餐廳也不少,車程還更短—只要個十來分鐘,但為什麼我當初沒有想到這些呢?
原因在於你只看到遠方,忘記近方,就像只看到遠方的加油站,卻忘記你機車的油量不足你騎到那裡一樣,或者你“以為”可以到那裡一樣。所以想在大海裡找尋一根針比ㄧ顆鑽石還來得容易,因為針比鑽石大,但若想到深海兩百公尺外找尋這兩者,那麼可說是鑽石的機率會大於針—因為會發亮!至於多加了一片玻璃,那麼機會可能又會大些,但你找到的不是比鑽石有價值的寶。
在Facbook也很類似,開始設立先決條件,例如我的興趣、喜好、喜好的書、音樂、電影、喜愛的名句、職業、學歷、年齡等等,把自己的個人資料部分放在這裡流通,然後開始慢慢找尋類似的人,然後就有與你同好的人加入你的朋友圈。物以類聚不是沒有道理,過去也曾提到過,所以我們多數人而言,同好就成了交流的開始起點之一。
重要的是照片,放個人的生活照交朋友的機率會大於用其它用代表你的照片多一些,多寫一些自我簡介會大於沒有寫多少的人,多說一些自己的生動故事會大於總是在潛水的好。可是一份報紙—聯合報報導說,因為在臉書沒有隱私,所以大多數人寧願觀察他人的動態訊息,來減少被無緣無故侵入個人頁面來獲得基本資料,媒體說Facebook會在你使用智慧型手機後把你的個人電話、行動電話給外流出去,造成人心惶惶,可是仔細想想,你若是想跟全世界交朋友,那麼從開始時,你就應該保有自己的隱私權,畢竟你應該知道網路上的朋友不是屬於“真正”的朋友,而是在上面的一種“朋友”。
我記得,有一位人士因為有了太多朋友後,就開始刪除不需要有意連絡的“朋友”,剩下的這些朋友是真正有在連絡的朋友,他捫共同一起吃飯、聚餐等休閒活動,也對其他在使用Facebook的人造成不少效果,紛紛開始仿效。但你若是很想這麼做,我也不反對,也不贊同,可是你的朋友就會逐一減少,可能未來還會有火花之類的,你都刪除了。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大學商學院(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 Business School)的一項研究表示為何你想跟朋友劃清界線?一位研究人員克里斯托弗.辛巴那(Christopher Sibona)說他花了很多時間來看待如何建立人際關係,但很少人知道這些關係如何結束。在這項研究中,他調查了超過一千五百名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的使用者。調查發現,結束朋友關係的有些比例集中在宗教與政治的議題上,有些則是不適當的職務、種族主義議題。他調查顯示,百分之二十六點九的人若是長期不知道朋友的線上行為時會結束此關係,若是舉目無親的結束此關係的比例為百分之五十七。所以很多人都那麼在乎朋友間的關係,但關係非比尋常,我們想要找到很多朋友,而這些朋友未來有可能會是你的伴侶?但又那麼擔心隱私的問題。
辛巴那說你不必要求希望他們成為你的朋友,可是若是沒有朋友或者良好互動,朋友關係就會結束,這很令人尷尬,而我的解釋是朋友間的關係如何巧妙拿捏,這很難說得準,我若是長期沒有在Facebook或者Twitter上活動,你可能會把我踢出門,甚至我也結束我的帳號,但這樣的關係常常無法帶來補償,反而會有所損失。怎麼在社交網路找到對的人,做個良好互動,我很難有個把握給你個正確答案,可是有些時候常常對你好的人,我是指關心你的人,你也那個關心的人,朋友成交的比例說不定在未來就會大增!當然—還是要看現實生活的交流啦!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