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談得來
首先,我必須先道個歉,來表達我昨日未能準時發表文章的讀者說聲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一段時間來看我寫的文章。我不是知名部落客,也只是個凡夫俗子,觀察人們生活周遭的各種行為,寫下我對這個世界的觀點—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此觀點也造就你和我到底是不是相同。在同與不同間,我必須找出人與人之間為何這麼不同的原因,基於如此,我到了年輕人常聚的地點—西門町。
在這之前,我先談談我對西門町的看法,我通常會到西門町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買東西,而這東西不就是書,不然就是生活用品,沒有其他選項,但是你觀察到這些年輕人的穿著,你應該共同發現一個特徵,那就是類型不離十之八九的街頭文化。這些文化來自日本東京的街頭風格,台灣人很喜歡日本風格,甚至是南韓、美國、歐洲的流行文化,年輕人的生活風格影響了每個人的行事作風,也讓他們的style變得頗為類似,你大致上可以這麼說—我們都是“相同”的一份子。
然後,想要這麼多的相同風格找出自己的適合的風格,甚至是可以談戀愛的對象,或者是成為麻吉的對象,你也首先很注重的是—談得來。很多人的擇偶條件都會有這一項—談得來—只要是能談得來,什麼話題都可以聊,什麼事物,我可以參一腳,因為我不想跟一位木訥的呆子說話,也不想只會幫我點頭說好的異性聊天,更不想只會幫我拿逛街購物後的種種戰績的男性談話—嗯,因為我是“女王”。
因此,你是女王,我就是國王,男女雙方不是建立在自己的鞏固的城堡內,不受外人打擾的侵襲,從此過得甜蜜無憂的日子,而是還要與外界連結,產生種種聯繫,來讓自己的兩人世界更加堅強!所以,我們找對象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談得來。
那—什麼是談得來?怎麼樣的程度算是談得來?多少樣的話題可以聊上來才是談得來?如果那個心儀的對象說的話少,但很有條理,算是嗎?又如果那個心儀對象是個喜歡說話的人,但沒有重點,也是嗎?如果那個心儀對象喜歡說抱怨的話,那你也喜歡聽嗎?如果那個心儀對象很少正面稱讚你,你還會喜歡他嗎?如果心儀對象很少與你談話,但對你談話也是短短的一兩句,你還會喜歡他嗎?以上的答案,我相信,“應該”在愛的世界的結果都不會相差太遠,因為愛的包容範圍很大,因為你為了能夠成為他的唯一,甚至你會為他“失去世界也不可惜”。
你願意為他做牛做馬,你願意在他生活困苦時,拉他一把,你願意放棄你的一切,來換取他的生命—嗯,這是我在結婚證詞常聽到的一句話,只要你說聲“我願意(Yes! I do!)“,你們倆就結為夫妻,可以送入洞房,開始增產報國。而現實也是如此,不管你是在法院公證結婚,還是在牧師的見證下,又或者直接到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手續;”我願意”成為最好的見證者,只要兩人深愛在一起—談得來,成為第一管道,夫妻之間,如果沒有對話,那就像是一個世界,兩人分房過自己的“單身生活”。
所以你認為“談得來”會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然而,當對方也聽不懂你的話,你也不了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對話就有了裂痕,如果不修補,那麼像冰原的冰只會越來越大—分手是最好的途徑。當你想挽救這場戀愛、這段婚姻時,夫妻雙方也必須好好思考,我在你的世界的情感是如何?你在我的世界是如何優遊自在的不愉快,像困在魚缸的金魚,只能旋轉。當我們雙方的當初那麼美好,也走到現在的這一步,你的“我願意”跑到哪裡去了?如果愛的包容範圍何其大,為何我的聲音你聽不到?如果範圍小,那麼為何往你的方向去?情人間的世界,他們總說請給我點距離喘口氣,給我點空間好讓彼此有思考的空間,這就是大多愛情電影裡的情侶總是要試著分開一段時間的主因之一。
能否談得來似乎不顯重要性,談得能否長久似乎才知道還會“天長地久”有多久?那麼“曾經擁有”跑到哪裡去了?還不是在你的記憶裡,你只記得當初他給你的承諾,卻忘了現在不代表永久,更不可能替代未來,那麼送你的鑽石的價值也只剩下到當鋪變現的機會大增。這段愛情,你還要嗎?
人與人之間的空間不是像性行為一樣太緊,不然就是給你尊重,你當作放縱;給你方便,你卻當作隨便;給你人性,你卻當作慣性;給你相似,你卻當成相聚,我們怎麼能夠完全掌握屬於自己的空間?談得有那麼來,那麼你對愛的包容性就大,與你意見不合時,你很難接受愛的範圍就變小。我們要談得來,那麼必須多思考你與對方的空間未來,才能知道有失去,你才對他珍惜的有那麼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