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心
購買過後的中餐,準備放在一旁等下享用,而在開始享用中餐的同時,下起大雨了!我很慶幸沒有在購買中餐的時候下起大雨,也很高興這場雨澆熄了午後的不愉快。最近的新聞都是在第十六屆亞洲奧運(The 16th Asian Games: Guangzhou 2010)在廣州所舉行的一位台灣跆拳道選手—楊淑君被判失格的新聞,我當時沒有激憤,也沒有悲傷說是為什麼這場比賽這麼不公平?不公正?為什麼我們應該反韓?而中國人應該去反日?國家中的人,每個人都有愛國情結是常態的,但我們跳脫裡面的框框想想,為什麼我們要為這國家求一個公道?明白的說,說出愛這個國家的人們,實際為國家做了多少事呢?
國家是很龐大的,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從首相到總統、王室、官員、到公務員、再到地方老百姓,有多少人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團體?且得以持續運作?因此想想我們生活的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活開始做起,然後延伸到其它個人、組織、公司、派系、政黨等等團體,這些團體的每位成員都會與每個團體的每個成員碰撞,激烈出摩擦的火花。回到最前面的那場雨,我關起電視,看看我生活周遭的每個家庭用戶,依然故我,依然安靜,依然自得—誰在為了誰而做了些什麼,我們只是生命中的過客。
我們生活在這城市中,有很多訊息總是報導對自我有利的資訊,我們一再接收,也一再去消化,因此看看我們自身的認知價值觀與你身邊的三歲孩子相比顯得有些不自然。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外表、內在總是被很多資訊一再打敗,想想你購買過多少化妝品?多少件衣物、配件、口紅、指甲油?多少雙鞋子?多少架模型飛機?多少本書?多少罐好酒?這些林林種種的物質所帶來的訊息都是在強化我們對於自己的認知不足,所以我們對於一張照片的評斷常常就有了誤差。
在畫素的迷思中,我用我自身購買數位相機的經驗對你分析了畫素的好壞評斷不是根據你用什麼品牌還是何種類型的相機就可以分辨好壞,連一張參與攝影比賽的項目,也不見得在不同的比賽中一再會被打回票,原因出在於人對於美的認知感受,我們沒有辦法判定一個人究竟是美還是醜?是正妹還是型男?但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對於美的認知程度往往不像孩子那麼單純、自然。如果給孩子看關於美女的圖片,他會認為這很可愛,且想要用手去撫摸,但是如果是怪物的照片,例如像是一隻眼睛還是多隻眼睛,他會表現退縮,這很簡單。但反觀成年人,美與醜就變成模糊,難以辨認,多數人根據國外的實驗結果,只有左半邊及右半邊對稱均勻的臉,那就是一種美。但還沒有辦法概括所有的未成年有判斷能力的青少年或青少女。
這是對於美的一種研究,後續我還會多加說明,但重點是我們對於自身的外在總是那麼不足夠,需要再多些變化就好,所以對於市售的任何可以淡化斑點、減少老化、增加美白效果、保持肌膚彈性的保養品,我們總是特別心動!尤其這點,男性與女性旗鼓相當。當我們想要選購自身的保養品時,有時候就被效果給容易誤導我們視覺感受,也就是說,真正需要保養的是自身的內心,而那層保養的外層往往是讓我們看效果的精緻層。
為什麼我們會對自己的外表沒有自信?為什麼需要它來加強自己的自信?為什麼有了它,我們會變得有自信?為什麼我們不能素顏上街頭去購物來展現我們的自信?難道化裝這麼神奇?難道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當然,一則很熱門的YouTube檔描述素人變成模特兒的過程,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我也看過),但回到重點是人的認知,我們可以知道,一張參展的照片是否獲得大會青睞是一回事,可是要獲得多少個評審青睞又是另一回事,多少評審的觀點是否獲得你的認同又是另一回事,就算找來全國人民投票支持又是ㄧ回事,很多事情的公平性到底在哪裡?我們局外人看失格的爭議事件時,當然抱不平(我也是),但請先跳脫這件事想想你自己比賽的事,你想過這樣比賽的公平度就因此公平可以了嗎?就算有上百雙眼睛盯著你看,難道就保證它是公平的?
公不公平,問題出在於人的認知感,就連參與抽獎的公正律師也不能認為抽獎有無任何小瑕疵,以我本身自己為例,我也過參與攝影比賽的經驗,我也拿過第一名,但我沒有因此高興,因為參與的那張照片也是無意間拍下的,且還被新聞報導過,這不是重點。我一再強調,我們看任何比賽的公平性以及對於任何事件的美醜判定,都是乃經意很多風雨所造就的變化,我們沒有辦法完全甚至再小的分比去區分它的合理性,因為我們已經這樣做了!如果上述行為若是實行,那麼生活便是一種折磨。
請先想想背後的一種制度化,再來想想我們判別一種商品對我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你可以接受它所帶來的弊?就像你購買的餅乾還是牛奶,回到家後才發現已經快過期是一樣的—事情的認知感往往出自於人對於伸手看不見的認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