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境


窗外的大豔陽天,把人都快蒸發了!氣溫高達攝氏三十二度的天氣,逐漸也轉型成夏日氣候。我還蠻喜歡夏天的!它可以讓人只想懶洋洋的躺在沙灘上,往海邊飛奔去!來碗透心涼的剉冰,達到消暑解渴的目的。我記得在出外運動的行程中,由於一段時間後就會滿頭大汗,所以只想喝水,吃碗涼品,逃離城市的喧囂,飛往最寧靜的心靈國度中,這樣的日子很舒服,很放鬆,很悠閒。
但人可不能一輩子都存在那個環境中,現實的生活壓力總是在背後拉住我們,我們總是要回到都是高樓大廈的辦公室、工廠、餐廳、百貨為人服務。自從有了週休二日以來,人們雖然會善加利用,但也往往那群少數份子聚集而成,有些人假日依然要工作,警察、消防隊、餐廳服務生、專櫃小姐、醫生、看護人員、軍人等各職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職守,而我們其他個人的時間與他們的時間往往就會呈現相對狀態。
我於平日去過台北101,也去過光華商場,人群的時間在我們的時間上往往是個有很大的利益衝突,我有時候會去想問,平日的來客數必會比假日來的少,所以平日的消費客群必會鎖定遊客及少數份子,那麼價格裡的時間數是為多少?也就是說在平日的時間內,我們所購買的價格為何比假日還來的少,但時間卻是如此之多?有人一定聽不懂我想表達的意思,所以我用簡單的話語再說一次—同樣的時間下,平日的價格為何比假日來的少?尤其是旅館業,觀光業。這些工作時間的時間/價格比呢?
如果時間是一個單位,且是可以去衡量的單位,也是有比重的單位,那麼價格數與時間的關係不為正比,而是依據外在時間環境變動而成的正比,也就是說如果外頭天氣太陽很大,中午的冰店的生意一定會大於夜晚的生意,如果夜晚有演唱會、活動、附近攤販的生意必然成長,時間的推動有ㄧ部分與環境、氣溫、人群聚集有密切關係,而這ㄧ切往往會帶動人們的視覺、直覺、以及主觀成份。
我於假日時間去看了我當初想購買的單車,店員明確的告訴我說你所想購買的單車不適合你現在的樣子,因為你是在走回頭路,而不是在前進,這是假日時間,當時時間是中午過後約為一點多左右,且客人只有我ㄧ人,所以我很明白他當時的提議,我虛心接受。不過在有次假日時間在近傍晚時刻,他可就不是這樣,而是淡淡的說,你慢慢看,有問題再來找我!假日時間,兩種時刻,反應會不同,有些人會覺得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有什麼好談的?就只是這樣而已,說不定他也在忙!但問題我還未說完,如果當時又只有我ㄧ人呢?請問時間的環境是否還會影響呢?
人的主觀態度,ㄧ部分先入為主,一部份仰賴後天之明,另一部份則需要時間環境朔造。我們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ㄧ部分來自時間的物換星移,ㄧ部分來自心靈的感受,這兩種成份加在一起,然後就像童話故事需要蛇膽、蛙眼、愛人之淚,就成了良方,這些“神祕配方”你喝下肚,ㄧ帖見效。雖然後三者是比喻,可是我們對於時間的轉換,就很需要環境的營造來增加視覺的記憶影像,現在回想ㄧ年前的現在,你在哪裡?當時有什麼?和誰見面?說了什麼?要引起這種想像力的結構面,環境因子必然會先載入,就像電玩遊戲、動畫,開始都是先看見場景、再來才是主角人物的背景與經歷、最後才是大綱。假日的價格與時間數,如果是ㄧ比ㄧ,那麼中午時刻就是二比ㄧ,夜晚可能來自回到三比ㄧ或回到歸位。
時間數(Time code)是我依據環境所看見的變動而想出的一個雛形,雖然不是很完善、很具體,我也是盡可能去說明我想表達的觀點。時間環境的同樣狀態下,人們的主觀意識所產生的意義會有所不同,我們依據個人淺見表達主觀想法,這部份沒有問題,問題是先入為主的此觀念則因時空、顏色、地點、文化、人們、性別、種族等非關因素而“開始”起化學變化,環境在改變,人也是,時間也是,但人要得知自己已經改變時,需要在時間改變的前提及環境的發生率才能熟知,關於這部份,主因是哪個先?哪個後?又誰獲取了誰?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