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創傷-二次大戰


2009年10月16日,天氣:多雲.
就把時間拉到68年前,也就是1941年,那時是二次大戰期間,由於如此,我看了許多二次大戰的書籍,電影,紀錄片,文獻,資料等等任何資訊來源,我體悟到戰爭給人最大的不是傷害,而是給彼此最大的仇恨,不解,人性種種錯失的關懷,同理心.
1941年,那時是德軍攻陷波蘭,我也看了一部電影,片名是聖戰家園(Defiance),劇情是描述三個猶太兄弟,為了逃離德軍的追殺,而逃往森林中,這中間的過程中,也遇到各地逃離德軍的猶太人,就這樣,慢慢的招集各種四面八方的民眾,他們準備反擊,他們執行新計畫,有任務編組分為找尋食物的,建構房屋的,攻擊的等等,最後與俄軍結盟展開反擊行動,結果-一群人脫離俄軍,一群人逃離戰場,往遠方去.他們對家人朋友的保護,無微不至.
是什麼讓他們這樣的團結在一起?我想,是他們內心澎湃的機制所建立,當他們親眼目睹心愛的家人被敵人圍剿,家園被敵人闖入,大舉破壞,沒有人不會想反擊,但對他們來說,敵人的數目遠遠大於他們的人數,他們不會靜待死守家園,而是一步一步冷靜著計畫著反擊行動,且這每一步要仔細謹慎,確保沒有任何憾事發生,不過很不幸依然有人員死傷,他們沒有"成功",但用不著想著"失敗"-他們只想家人平安就好.
1941年,希特勒領導納粹黨,引導德軍展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後的攻擊,他們進攻波蘭,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一次次的砲火攻擊,有多少無辜民眾死在戰場上?有多少軍人流著多少血光榮犧牲?戰場太可怕,槍林彈雨間必須找著棲身場所是格外不容易,這些種種戰爭發生的一切,是誰主導開端?
我想你的回答必定是人,是領導者,他帶領全民同胞加入這場抗戰中,抵擋外來的攻擊,展開回擊,這樣你攻我殺,勝利的意義是在何處?依然沒有意義,依然得到的是全民都要為這場戰爭帶來的腥風血雨而負責,依然是每個人為被戰火下波及的傷亡民眾而負責,依然是領導者最後要面臨最大的民主責任,及最後的收拾殘局.誰,沒有對誰有任何好處.
戰場上,如果一場暴風雨可以看清人彼此之間的隔閡界限,了解每個人仇恨之間帶來的多端,或許這場風雨下後所看見的光明,才能讓人知道,雨天中,你還是能看見陽光,只是不願意放下武器,不願意抬頭,不願意把手中的雨傘收起,不願意把心胸敞開,不願意與人擁抱.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