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愛(下)


也因此,美麗正面的女性我們愛,帥氣瀟灑的男性我們也愛,常常變成主流媒體的焦點,雖說不一定那麼「自私」,但至少而言,我們的眼光總脫離不了他們給我們的包袱,他們力求完美的身材比例與臉蛋(不管有無整型),看見他們自信後,紛紛也加入「搶救自信大作戰」,就在臉部、身材、飲食上下手,那麼我們的自信光環可以說是從自私演變而來的嗎?

沒有人不愛美,只是愛美的方向都是錯的,也沒有人不要自信,只是我們都認為勻稱完美比例才是一種自信。因此,常常演變的方向都在於模特兒的臉蛋與身材、美麗出色的正妹、有特色的型男才是我們愛看的。過去我曾提到如果廣告代言人都找著顏面有殘缺或者被火紋身的人物,你認為業績會上升嗎?幾乎很少有過。然而,我們就很容易被這類型的人物給吸引目光,引發我們也要跟他們有一樣的自信,進而讓自己自私。

所以這世界的自私都變成人類的愛美天性而來。廣告不斷放送,媒體也鼓動你要整型,父母也要孩子多接觸美麗的事物,引發美學的靈感,每個孩子都要特地打扮才肯出門上學,父母也一定訂製西裝或套裝讓自己專業;許多讓自己專業的背後,除了提高別人對你的印象外,就是提昇自己的自信,好讓別人可以信任你,進而跟你成交大筆生意,業績大為獲利,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提昇自信的同時,就讓自私的愛緩緩塞進你的口袋裡。

我也穿過西裝,我得先承認:它的確可以提昇你的自信外,就是讓你看起來更有精神,更為專業。但多數人的西裝穿久後,或持續一段時間後,慢慢發覺其實所謂的專業形象只是表面看起來的工夫。也就是說,西裝表象只是印證裡應外合的現象而已,多數人的專業形象後面是否也那麼專業還要在商榷,而事實就是它只不過幫你迎接重要場合的形象服裝而已,哪個參加喜宴或晚宴的人不盛裝?哪個服裝設計師不會品頭論足?而又哪個美學專家或禮儀專家不會打分數?這些打分數或說:「今天某女星的服裝像某個卡通人物,真勁爆!」外,難道從來不會給人自私的印象嗎?

說什麼用客觀的角度去評論只是空穴來風而已,多數人的觀點依然圍繞著自私的中心而走。所以我們就很難用一種莞爾的角度去看每個人的行事風格,多數人依然在心理盤算他們的服裝、外貌、配件、態度等等,這讓我們自私中心更為鞏固外,沒有其他效用,愛也因此不可能完全犧牲自己的生命,施捨他人。我們都會想:「『愛』死了後,怎可能還有愛存在呢?」

當然愛只有一個,那就是「愛」(Love)此字。玫瑰枯萎後,已經沒有生命在花蕊中,只剩下要散播的花粉。多數父母為了要讓愛發酵得更完整,更壯大,也極力維護花瓣裡的花蜜,讓需要的蜜蜂採集,因為這樣觀點,父母就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幸福的環境圈中,讓他們成為更幸福的小孩。在講義雜誌在二零一一年所調查「二零一二小朋友幸福程度」中,有八成六的小朋友覺得幸福,也有六成二的小朋友認為自己的爸媽是幸福的。多數幸福的主因是「溫暖的家、父母的關心、與父母同樂」,其次是「身體健康」、「不愁吃、不愁穿」,依照城鄉比例來看,北部大於中部、南部與東部。相反的情況是幾乎有兩成五的小朋友不認為上學是幸福的,不喜歡的上學的原因是—嗯,就是功課太多,其次才是被老師罵,管我太多。在這樣的狀況下,學者分析是因為晚婚造成人格成熟,所以教育孩子很理性,另外也有學者認為雖然幸福感很高,可是城鄉差距還是太多,台灣資源分配不均,政府、社會要努力。按照這樣的情況,看來我們都很會教育孩子嘛!那麼為何教育的書籍依然這麼多呢?還是因為看了後,所以教育孩子更厲害?更懂得孩子的需求?

既然如此,因為晚婚造成人格更加成熟,那麼我怎麼不見每段感情開花結果?每段婚姻幸福快樂?還是說結婚與生子是兩碼子事,所以結婚可以慢慢來,生孩子待會再談?或者說談戀愛是結婚後才發生的事,所以生孩子以後再談?或者說談戀愛因為找不到對象,所以要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才肯願意結婚生子?那麼我們談戀愛、結婚、生子都是以你必須尊重我的時間為前提來交往嗎?也就是說「相處」大於「相愛」,大於結婚永久的保鮮度,所以我們才會懂得人生的道理來「很晚結婚」嗎?

看來我們這麼成熟,這麼懂事,那麼世界不會有戰爭了嗎?不會有糧食饑荒嗎?不會有孩子無法上學的情景嗎?不會再有恐怖份子攻擊事件的發生嗎?不會有地球暖化的現象嗎?不會有氣候變遷的問題嗎?不會有異常氣候嗎?不會有經濟無法紓困的狀況嗎?不會有貧富差距不均的狀況嗎?不會有貧民窟嗎?不會有游民嗎?不會有人無法談戀愛嗎?不會有人不幸福快樂美滿嗎?不會有人帶著病痛離開人世嗎?不會有人走上街頭抗議嗎?不會有......

畢竟玻璃也會有影子的存在,我們只有看見玻璃透出的光芒所映照的顏色。

許多問題方向依然還在,根本不是用愛就可以治癒一切,治療傷痛,畢竟那真的需要用藥醫,心理建設只是輔助工具而已。然而問題在於,有人不願意敞開心防,有人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儀式,有人有宗教信仰等等,而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就算開放心胸,難道不會有人指責沒有隱私的問題,畢竟玻璃也會有影子的存在,我們只有看見玻璃透出的光芒所映照的顏色,卻忘記玻璃的透光只是太陽本身的反射而已,而反射就是我們內心的秘密。

因為如此,難保隱私不會有任何傷害或後遺症?每個人都有秘密,因為是「秘密」,所以更不可能完全公開透明,情侶或父母與孩子同住一個屋簷下,每個人還是各自有自己的房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算同睡一張床,衣櫃也會各自分開;就算衣櫃共用,兩個人的理念總有不合。因此,所謂的自私依然藏在愛裡頭,只有白頭老,共枕眠,不計較前夕才肯願意「招供」。而現在多數的愛而言,依然離不開「愛情」兩字,所以我們常常提到愛時,總是要說「男女之情」在想什麼,在做什麼,在什麼樣地方才能碰到緣份。想想為了得到「沈佳宜」或「李大仁」的青睞,我們做過多少努力不鬆懈?最後緣份來報到了嗎?還是猶如過客離開你身旁?

不是不去珍惜,而是多數女性依然先愛自己太久才肯願意去愛別人,而男性仰慕某類女神為對象,導致兩性關係總是「我自私是因為我對自己好,才有自信愛自己與愛別人」和「我期盼有個清純或某類型的女性作為我的伴侶,來對我好」,也就是說,我們的感情關係依然為自己作出發點!那還願意犧牲小我嗎?

這問題不是「是非題」這麼單純......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