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ecret

圖片來源:Taylor Dawn Fortune
史諾登洩密案吵得沸沸揚揚,又再一次掀起隱私的危險的爭議問題。美國國務卿凱瑞說:「他是叛國賊。」白宮盡全力地想要捉拿他到案,但他遲遲滯留在俄羅斯的機場內不肯踏出門一步,中國被美國指責為幫凶,中國回應:「請你們管好自己的家務事。」俄羅斯總統普丁證實這項他在俄羅斯境內的說法,但他願不願意出來轉向其他國家,如維基解密的艾桑吉一樣到厄瓜多尋求庇護,仍然無法求得共識。


而美國本身方面呢?一樣上演諜對諜的戲碼,自從九一一事件以來,美國國家安全的花費就高達二十三兆新台幣都是用在此用途上,什麼監視器、網路活動,駭客入侵通通浮上檯面,尤其是以稜鏡計畫(PRISM)最為注重,這項曝光的國家安全計畫,在媒體揭露後,各各造成人民的精神緊張,不敢相信國家安全嚴密監控民眾的個資與歷史紀錄。國家安全希望將熱門的社交網站以及搜尋網站、論壇等業者交出背後資料,包括 Apple、Google、Microsoft、Facebook、Yahoo 等等,但他們的回應一律是一概不應。不想交出這深切的個人用戶資訊,不想散播個人的訊息以及記錄,也因此。國家安全監控的背後造就了加密市場的蓬勃發展,生意因而大好,Seecrypt 這家保護你個人隱私的公司是受益者之一。這讓我們看到只要受到過去的事件的大規模影響下,我們對於個人的隱私安全問題就日益如上。

反觀台灣的個人隱私問題,尤其在個資法上路之後,依舊沒有多少改善—就我至少而言,還是有收到行銷電話,推銷的詢問以及個人資料來源的應有保護。在個資法的第八條清楚闡明這點:


            公務機關或非公務機關依第十五條或第十九條規定向當事人蒐集個人資料時,應明確   告知當事人下列事項:
             一:公務機關或非公務機關名稱。
             二:蒐集之目的。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
             四: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五:當事人依第三條規定行使之權利及方式。
             六:當事人得自由選擇提供個人資料時,不提供將其權益之影響。


白紙黑字上寫得詳詳細細,卻就算告訴你了所有的利用方式,你還是受到一筆不小的騷擾。因為你的個人資料就算在第一方企業明顯得到保護,但是一旦透過第三方的資訊外洩或委託,就會造成一種侵犯權益受損。因此,我事後告知第一方這問題後,才免受打擾。而其他人呢?如果一大筆白紙黑字的密密麻麻的條文,只要告訴你在這裡簽字有意義嗎?很多在簽署重要文件時,如電信條約、金融條約(保險、借貸或信用卡等等業務)、商場條約(如購物中心、百貨公司)等等,我們真的能夠逐一看得仔細嗎?就算有時間看,你只會注重你所注重的,而非你不注重的,那麼一筆簽下去,後得了悔嗎?

因此接下來的第八條也百思不解: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免前項之告知:
            一:依法律規定得免告知。
            二:個人資料之蒐集係公務機關執行法定職務或非公務機關履行法定義務所必要。
            三:告知將妨害公務機關執行法定職務。
            四:告知將妨害第三人之重大利益。
            五:當事人明知應告知之內容。


這幾項免告知,那麼我們的個資將如何在對方手裡不被好好亂利用?我們能夠拿法律條文告知我們的頭像被侵害嗎?那麼首先被告應該是監視器,而不是單眼相機。因為生活在處處一個國家要對方交出個資,而民眾要國家安全不要那麼管控太多個資,而希望保護隱私的時代,我們就算加密再嚴格,還是可能被有心人士給利用,誰會知道擁有你密鑰的公司不會看你的私密文件?誰會知道保護你的個人法律條文,會毫不留情地反咬你一口?誰會知道你最好的朋友絕對不會出賣你?你的重要的檔案、餅乾(Cookie)、記錄、文字、圖像刪除了,徹底抹除了,碎紙機摧毀了,就以為拼湊不出關鍵來嗎?會不會像伊朗的民眾一樣找出一條一條的痕跡拼出那六個人的每個面容?逃過一劫,卻在飛機上又遇到殭屍?

那麼線索該如何查明清楚真相,好讓我們的個人問題,不會真的是個人的「問題」?保護隱私有用嗎?坦白說,那是有用的,但是能夠保存多久呢?難道不會變質嗎?難道新的記錄不會產生嗎?難道你真的萬無一失嗎?你能安心睡個好覺嗎?現在能,難保未來還能再能。太多的紀錄,如同《大數據》(Big Data)所提到—「只要擴大資料量的等級,就能做出小量不能完成的事。」。這兩位作者用兩個例子作說明,一個是 Google 的判斷流感流行依賴爬梳百億的搜尋字眼,另一是伊茲奧尼(Oren Etzioni)的 Farecast 可以預測機票價格的變動。他們認為巨量資料的核心在於預測,看成資訊工程中的人工智慧的一支,具體的說明是機器學習的一部分。套用在個人資料的隱私問題上,我們可以說只要在密密麻麻的關鍵線索中,就能找出你的私人部分以及部分的記錄。而重要的防護部分,就只求你的問題不能有半點疏漏。

看似很公平的世界,其實是被拉開的世界。這世界能夠撐多大?不知道,但瞭解的是我們這樣擴張的同時,其實是無形地被支配到不能左右控制自己的真面目。

系統是人類建構出來的,同樣的,人類也可以破壞,找出漏洞擴大事端讓交通癱瘓。因此,你寫的程式碼不完全沒有臭蟲,否則又何必發佈更新?除了新功能以外,總有些小漏洞等待縫補,縫縫補補之間,後續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漏洞陸續刊登出或等著駭客幫你找出來,不意外的指出為什麼要找出瀏覽器的漏洞來修補殘缺,更不意外的是,我們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同時,其實只是讓自己的隱私無形透漏給他人得知,民眾雖然不怎麼相信政府會有效妥善保護個資不會外洩,但是政府機構,如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軍情五(六)處,俄羅斯情報單位等等,就可以在無形監聽我們的一舉一動到底在做什麼。

這是個惟恐的年代,人們各各人心不安,亞里斯多德的警告也沒在聽:「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因此,處於這樣的年代,請自求多福,好自為之。然而,我們從戒嚴時代走了過來,來到了今天,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你以為打聽隱私可以找出人們的行為嗎?人可以不承認,也不否認。謊言與箴言交錯的年代,任何行為都可以批評地很偽善,美國的行為就是其中之一,看似對非洲很友善,被人權團體批得其實看中了當地的石油資源與其他財產,西非的奈及利亞到東非的坦尚尼亞藏著多少「寶庫」,石油資源不知道還能擷取多少,我們不斷向外找黑金的同時,需要多少才能補足這天然的「油箱」呢?唉,美國現在口口說我們只是監控大型社交網站,並沒有侵犯個人隱私的時候,被罵得臭頭。美國媒體一面倒向美國政府的態度,其他媒體則批評這樣的行為簡直助長幫凶。媒體大戰早就開打,現在除了收視率以外,就是揭發醜陋的真相。人生活在看似很公平的世界,其實是被拉開的世界。這世界能夠撐多大?不知道,但瞭解的是我們這樣擴張的同時,其實是無形地被支配到不能左右控制自己的真面目。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