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教養(上)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人類可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嗎?看起來好像是可以,但其實並非那麼完全可以,我在電信業者的門市就遇到這樣類似的狀況。我一進門就看見許多服務人員在紛紛為客人解說最新、最優惠的訊息,而我看見這樣的狀況:第一個念頭—稍後再來好了!但我還是等候,過了十分鐘左右,我有些不耐煩,我想這些人到底要談到何時?結果我去抽號碼牌來排隊。一個男子走進門市來,利用空檔與服務人員說了些事情,他說他沒空,準備要離開門市,又跑回跟另一名服務人員問了些事情,服務人員不清楚他要表達的意思,又跑向第三名服務人員詢問,她說可以,他就跑進倉庫拿了一個東西給他,我看了一下,原來是贈品,他拿走後說:「做事不要拖拖拉拉的。」剛好被一位客人聽到,她說:「什麼叫不要拖拖拉拉的?我也是抽號碼牌的!怎麼可以這樣?」那位男士已經離開門市,我看見那位客人也跟著離開,他們有無碰面,我不清楚,只是我來這裡的目的並非辦理什麼「業務」,而是跟大多數在門市的客人一樣—「繳費」。

繳費需要多久?不用兩三分鐘,甚至不需要一分鐘,所以在門市中幾乎不用抽號碼牌就可以辦理,有些門市甚至有專門處理繳費的櫃檯,唯獨這間剛好沒有,或說剛好都在忙碌服務客人。常常說「以客為尊」,可是事實上,我們並非那麼都認為「客人都是對的」,因為有些客人真的就是「奧客」,給你訂房後不到十分鐘後突然給你退房,或說某東西有小瑕疵要求換新品,還是自以為是王,只要不滿意,我就要告你公司,要你公司名譽掃地。我時常不懂我們的服務態度為什麼那麼趾高氣昂?為什麼做一些卑微的事情都心不甘情不願?至少在台灣的某些角落是這樣。


關於這樣的態度,不難時常想到現代的父母的教養態度,我們都自認為可以教好孩子聽話,不哭不鬧,好好尊重父母與同學,可是事實上卻是孩子要什麼就要有什麼,孩子的人權,父母在乎得不得了,孩子只要一哭,父母急於安慰,關切,只要有人欺負我同學,馬上飆國罵—「X(消音),欺負我女兒?你不要命了!」現代這社會,想想我們到底怎麼了?

說不自私,也的確不那麼自私,因為還是有人願意慷慨解囊救助社會弱勢團體,還是有人願意參與社會勞動,公益服務,也有很多人喜歡接近弱勢族群,關心問候。可是反觀我們這些平凡人,為什麼不願意多犧牲一點參與更多社會服務?也就是說,一定會某些人喜歡關心社會,更有些人喜歡關心國家大事,但關心自己的私生活還是第一優先。那我們可以說人一生下來就有自私的基因存在嗎?至少是自私分子的存在。

有人說那是睪固酮,就是男性的基本賀爾蒙。根據最新一份研究指出,睪固酮激增,人容易一意孤行。在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尼可拉斯.賴特(Nicolas Wright)指出接受睪固酮的女性,就算與他人合作是為自己有明顯利益,也不願乖乖合作。在為期兩天的實驗中,十七位女性,兩人一組且互不認識,間隔一週,而在第一天中給每對受試者睪固酮補充劑,另一天是相似的安慰劑。在此實驗中,每對受試者坐在相同房間,但面對不同螢幕。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選出不易辨識的高反差圖像,兩人若意見相同,就遊戲結束;分歧,請協商尊重另一方。後來發現服用睪固酮的女性更能成功找出答案。其實不難看出:只要是男性,大部分的我們而言都是較「強勢」的一方。

也因此,回到教養部分,也不難看出我們東方父母是那麼疼愛孩子,甚至溺愛孩子的天賦,讓他在水裡悠游自在。在「補習天堂」,我有說明到為了讓子女得到高分進入榜單中,父母都願意乖乖幫他們排隊,造成價值觀易偏差,只要為孩子好,我們掏心掏肺都願意,反而揠苗助長,養出問題兒童。想想這不是父母造成的,還有誰呢?

當然這光光不是父母的問題,媒體也是幫凶之一,卡通動畫看多了,你的孩子有學到幾分人生道理嗎?想必應該沒有,父母只會告訴孩子電視不要看太久,忘記看看電視卡通內容到底在播送哪些資訊。東森幼幼、MOMO親子台、迪士尼頻道、卡通頻道(Cartoon Network)有告訴你孩子什麼嗎?孩子大多都認為很可愛,好爆笑,很吸睛,卻忘記那些資訊想傳達的訊息,我的表弟喜歡在這四台不斷轉台,只要有廣告轉下台,再有再轉台,他沒有學到什麼,反倒先學會「轉台」,轉到電視要修理。

我記得在過年時分,我也陪一位小弟弟看蠟筆小新(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Crayon Shin-chan)的電影版—黃金間諜大作戰。小新被一位自稱「星探」的間諜捉走,被他的朋友撞見,他的朋友也想參加,結果在一次小新被其他人捉走時,一起將小新救出來,也順利讓他朋友參與演出。他被抓到托托方畢坦王國中,方舟畢博士還與他見面說明他其實不是壞蛋,你的間諜朋友才是,他不會去懷疑動感超人是不是要欺騙他,因為他想要完成他安排的使命—拿回他原來的寶物。但事實上卻是小新在兩個人之間安排左右來去,他難以分辨。然而,身為父母的你,你有專心陪你的孩子好好看一部卡通電影的興致嗎?

想必沒有,因為我們父母都忙碌,所以經常放小新一個人找朋友,他也常常喜歡接近女生,只要在他心目中是美麗可愛的,就過去說說話,所以時常被父母責罵,而她的老公也一樣喜歡近女性,難道父代遺傳?而小新老是學別人說話,卻有時口誤,說出爆笑的字句也讓其他人頭痛。想想在小新的教育中,誰是最主要的優先管教權?當然是父母,什麼樣的父母生出什麼樣的小孩,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兩者相輔相成,我們卻時常為了媒體的不良示範怪罪於它,卻也忘了社會環境影響孩子的內心有多深?父母忙碌疏於照顧,卻將問題全部丟給親戚、保母、社會局、學校、同學、鄰居等等,好像孩子不是他們生的,那麼父母也生於「自私」的腹胎中嗎?

如果你很會教養,你不需要看書來就教出有成就的子女。然而卻恰恰相反,我們的教養方法即使不看書,對大多而言,都是依賴公婆、保母、同事等等來幫忙照顧,常常延伸的問題就是教出品行態度不佳的子女。我們被任何人給牽著走,只要有影響到子女的,子女都會去觸碰,媒體教我們的,社會教我們的,卡通給我們的,哪一個不是受到牽連?因此,父母所接受的事物要轉變成孩子接受的事物時,通常也不會用「孩子的眼光」去說明解釋清楚,畢竟說到性教育時還是敏感話題時,父母都是含糊帶過,反而加深孩子的印象,更要找出事實的真相。

抱歉!這篇冗長,需要拆解兩篇來說明。在未來的文章中,你不時會見到這樣「長篇大論」。謝謝!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