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與螺絲


相信你應該有聽過一套教學法—心智工具(Tools of The Mind),這套工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訓練孩子自主自律的活動,也可以訓練孩子的思考能力讓他們變得更敏捷,更靈活。我這幾天利用短短的時間到官方網站看了一會兒,發現那真的不得了,這套「工具」既然這麼好用,怎麼不推廣到全國各地每個角落呢?

因為費用與甄選的問題。簡單說就是很多嚴格的要求,我不多加描述,你可以親自到官方網站看看是否有符合你的需求,再來決定是否要納入這套如此「神奇」的教學工具。但為什麼這套工具這麼厲害?因為它用心智來教學,不然也不會這樣如此定名,那有符合你的需求嗎?嗯,得先來看看這套的工具的標準在哪?

標準在哪,不是看這套工具的標準在哪,而是得要先了解你要用的標準在哪,就好比你要用扳手修理汽車,得要先知道你要用什麼樣大小的螺絲,再來決定你要用什麼扳手來鬆開或拴緊,問題是我們通常只看那個洞口的大小就可以馬上決定螺絲的形狀,卻忘了螺絲帽口與我們的視覺有誤差,導致扳手不是拿得太大就是太小。同樣的,我們父母都自以為了解孩子,所以都是用同樣的標準來看孩子的那種標準,也就是說,我們知道孩子會長大,所以多半的父母購買的衣服尺寸都是大上一號,因為我們都知道,孩子長大後「還可以穿」,所以鞋子老是不合腳。

既然衣服長大後還可以穿,所以父母也同樣認為你現在所學的才藝,未來一定用得上—英文要從小扎好根,到了學校時就可以超前進度;珠算心算學得好,數學成績一定會有收穫;音樂學得好,表示你的思考能力、思辨能力一定大有斬獲,這多半都是我們作父母的迷思。因為現在不等於永遠,也不等於下個二十年。

可是為什麼要這麼急於去學才藝呢?或者是說要留在學校繼續接受課後輔導呢?很簡單—希望成績進步,我若是生為父母,也當然希望我的孩子成績比別人好,在班上受歡迎,在家中能夠自律自強,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可是多半的是父母依然要在孩子的生活湊一角,不只是扮演「父母」而已,他們堅持要當自己孩子最好的靠山。

因此衍生的問題是太關愛自己的孩子,太放心不下孩子,有門禁時間的孩子,有不准在朋友家住的孩子(尤其是在異性的家中過夜),有什麼事父母也會打電話的孩子等等,孩子與父母的距離就是我用扳手怎麼也鎖不緊的那個螺絲帽。

因為軌跡已經鬆動,所以你再怎麼鎖,也是於事無補。內部的軌跡已經被你磨合了差不多,所以螺絲帽必須加裝一道鐵片來固定,但是我們拿鐵片的尺寸又總是拿不太對,所以標準就在你那工具之間出現更多分支。

標準不是政府說了算,也不是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說標準就標準,總有個那誤差是在你的範圍之內,但得先了解你拿什麼作為一套標準?心智工具的標準算是全世界通用的標準嗎?那可以拿到非洲作實驗,再來看看成效如何?那拿到中國的學校作標準,那來看看是否適用於亞洲的學生?再拿到台灣試試看,再來看看這麼「神奇」的奇蹟是否會降臨在每個孩子的心智裡?

而這套工具的配備有哪些?哲學思考能力,透過哲學可以了解孩子的基本思考能力,從中發掘孩子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可以藉由孩子的實力來達到基本水平架構,簡單說,想要蓋好一棟大樓,這就是「鷹架」,前者就是內部的樓面電梯。然而還需要鋪上磚瓦、粉刷施工外牆、測試大樓結構等等步驟,最後就是驗收,然後就可以看著孩子萬無一失?

當然不可能,總是要有人去維護吧?總是要有人去清洗廁所吧?一棟大樓從平地到完工少說也要十幾年,多則二十幾年,這些年下來難道不會經歷什麼變化嗎?一套完整的工具難道標準都不會變過嗎?當然不可能,風霜鬆開了扳手的緊度,自然讓螺絲內部晃動不少,讓螺絲鎖不緊,再加上風風雨雨,總是要換上新的螺絲或塗上防鏽潤滑油,才能確保這棟大樓的穩定度。同樣的,我們父母的標準老是跟孩子的標準不一,造成這整棟大樓的維護實在沒有一套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去執行。因此,扳手的標準與螺絲的大小標準往往不是由那個需要拴緊的洞口決定,而是大樓的結構度。

但我們就很容易判定大樓的結構度,就憑一個螺絲拴上鷹架的穩定度,只要看看這棟大樓的局面,我們就可以輕易評估這棟大樓的哪一樓的哪一牆面需要補強,只因為標準在我們內心的判定?那麼為什麼判定的結果往往不符合實際需求?也就是說,當我們補強後,才發現其實要補強的面積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或者不完全?

那是我們太輕忽這套工具的配備不足,還是我們就容易相信這套工具萬無一失?不管原因為何,標準不是它說了算,也不是它的發明者—俄羅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Lev Vygotsky)說得有理,而是我們只要見到很多的成功案例—不管是哪位專家或書本所提到—我們就輕易相信它的證據(就像減肥)。但說真的,既然如此,怎麼不見全世界的孩子都很聰明自律?

如果它的工具是標準的,那麼你的標準也太容易被說服,畢竟每個孩子所提倡的標準,它都包括,沒有誰不是例外,除了特殊教育的孩童未提到外,幾乎你希望孩子的目標,全都囊括,但怎麼不見你的孩子也聰明懂事?如果你這麼相信。

大多數的原因是如果標準適用於每個人,那麼標準只需要單一即可,根本不需要那麼的扳手尺寸來拴緊螺絲。畢竟標準會變,我們也跟著專家一起變,卻忘記自己的標準不是跟著專家的腳步,而是自己需要要哪個扳手來制定心中的標準。當我們了解孩子時,請記住你要用他的眼光來思考,並且適當給予不同的標準來制定,更不能為了貪圖未來,把大一號尺寸套用在他身上,就像划船總是以為拿大一號的划槳就可以划快一點,事實上反而增加力氣,越划越累。反之,小一號又看不見目標旗幟,最後變成鴨子滑水。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