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點


四月起,我們公司又有一些轉變,像是新機器的引進,位置的變動,及空間的整體規劃等等,對我而言,似乎真的有那麼點改變,或者可以說耳目一新去形容這樣的感覺,但反觀過去的種種社會結構,核心還是沒有更動,還是一樣像個換個美麗包裝水果其果肉不變,果籽還在的物質。
我們改變現有的生活品質,無非就是希望自己的未來生活可以提升,可以擺脫過去不愉快的經驗,回憶或者教訓。但我們的視覺經驗往往都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依舊讓它滿化,而這滿化後會分解成ㄧ個額外物質,它叫對支(Stare Differentiation),如果要很以系統化的方式說明,那就是自我系統滿化後對點分支歷程(Self-differentiation process of Point),也就是將個人感受,情境,意念分支給他人的讓自我感覺與他人感受平均的整體過程。這似乎聽起來很複雜,所以我解釋成一個很簡單的說明---我們滿化的視覺體驗與他人的視覺經驗平均意象中的負擔過程。
我舉個例,如果你有一天想去探望因為工作意外而造成骨折的朋友,你一定會準備你朋友最喜歡的食物,水果,還有一顆熱忱的心,但是第一次見到你朋友時的情形,你可以會嚇了一跳,沒有想到情況會如此嚴重,需要開刀住院一陣子才能出院,甚至才能回去工作崗位上班,他的視覺體驗與你的視覺體驗不同的是你是探望者,他是傷者,他的痛及當下發生意外的情景還可能歷歷在目,而你的視覺體驗卻是以你的當下狀況為前提的而與他的痛時體驗的感受情緒有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如果你仔細去看這種感覺,你或許會認為這是同理心所為,但是我在這裡所說的卻不是同理心的視覺體驗,而是滿化後的分支情緒體驗,也就是將同理心慢慢分解各個不同的因子後,你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視覺的真實滿化體驗。
如果你還是不太了解,我再舉個例,如果你曾經到公園看過孩子分食過餅乾,糖果,零食的情形,你大概就會認為其實他們孩子的眼中,能夠與最好的朋友一起分享我所愛的,是當下最幸福的時刻,但反觀有些兄弟姊妹卻為了零用錢多少,房間大小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我家的親戚就有過類似的情形發生,他們還是有被制止,可以免於傷害,但還是被長輩說了一頓。
對支的情形其實常常容易發生,我們很難感受它就在我們周圍,尤其是遇見一張撲克臉後,我們或多或少就會提起戒心,滿化後的視覺體驗也會更加強烈,在我們公司有一位同仁,我姑且稱他為A君,他看起來有些老氣,有些平僕,及看起來會令人懼怕的臉孔,他不笑,也沒有任何豐富的表情,他總是時常將公事擺第一,現在要做的事放在最前面,但他與人的距離,總會看起來那麼的疏遠,他滿化的體驗還是維持隨時保持警戒狀態,他總是獨來獨往,他喜歡做自己的事,他不善與人打招呼,說聲問候話語,我對他的感覺體驗就像裝著混合液體的杯子一樣,不知道成份是什麼,喝下去是否有立即危險,我們總是在雨中矇矇矓矓著看著窗外的街景若有似無。
如果你跟我一樣,有戴著一副眼鏡,大概就會知道在大雨中騎車的滋味是如何,如果眼鏡已經被水花淋溼了,而雨還是持續下著,如果已經滿化了,那為何還要繼續加滿?關於這點,我唯一的解釋是---已經成為空化了!太滿後,空化到你閉著眼,就只能以閉著那隻眼和張開的那隻眼形成焦距,與那要對望的物體(尤其是遙遠的物體)形成不對等的距離,角度的偏執依然有那麼點關係。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