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心事


在我家附近有一棟建案,講述的內容是讓你居住在這裡,就可以離森林很近,而且只要下樓之後,附近還有學區可以就讀,對面就是你的後花園,轉個彎還有新建案,同樣的—也是講求生活機能便利,比前一個建案更鄰近捷運、夜市,況且這棟建案幾乎已經完工,我到現場時,已經看見住戶紛紛洽談細節、車位更多配套設施,比起前一棟建築物的建案還快上許多。然而,我不解的是,這前者的建案鄰近森林這麼近,為什麼看屋的人不如預期?同樣的疑問—後者的建案已經完工,為什麼住戶對前者建案不感興趣?


原因在於,後者興建的時間比前者早,況且後來買進的住戶看重的是它的生活機能,前者只能在接待中心請工讀生拿著看板招攬生意,希望有想買屋的人可以來看看,甚至還請他們跑去更前方的區域多招攬客人,此時兩者的距離不到一百公尺。你可想想,兩家建設公司競爭有多激烈。然而,我每次經過那兩家接待中心往裡面瞧一瞧,總是看見兩種反差—一是談笑風生,另一個是稀稀落落。為什麼會這樣?

這兩者都是屬於先售後建的模式進行,也就是說先讓你看看實品屋的大致模樣,還有它的生活機能、交通、格局、樓層、售價等等,再來決定要不要下訂,換個意思說就是先讓你有個大致的概念,你希望房子未來的模樣,再來下訂一戶來住。可是,我怎麼知道,它所興建好的模樣不會變呢?過去也有發生過施工管線圖與實際圖不相符而鬧上官司,這兩家的銷售模式會不會也是如此呢?我不知道,可是較有保障的是可以讓住戶明瞭施工品質是如何,會不會偷斤減兩,只要你有到現場觀看的話。

但大多數的民眾在購屋之後,其實很少到現場看施工情形,他們可能決定好住哪棟樓、頭期款多少,每個月要償還多少以及接待中心裡的銷售人員所講到的一些細節,其他的都忘了差不多,那麼我們要怎麼確保我們購買的不會有糾紛呢?何況那是一筆不小的金額數目呢!關於這一點,你可以到書店翻翻「買賣房屋第一次就上手」類似的書籍,它可以明確告訴你所購買的房屋不會有狀況,但不能告訴你的是購買這些房屋的心態問題,這就是我要檢討的所在。

如果你購買的是中古屋,那麼就要注意房屋的產權、土地的劃分、格局、風水、交通、這整棟大樓(公寓)各個鄰居的相關職業、相處態度,還有你對面住戶的大致關係,你總不希望你所購買的中古屋對面或樓上(樓下)發生過兇殺案吧?或者你哪一棟房屋的哪一戶天天吵架吧?還是你出門之後,外面最近的道路的哪一棟發生過搶案或小偷光顧吧?所以購買中古屋就要注意你鄰近一百公尺的狀況。而建案呢?這就是重點所在,許多購買新建案的民眾們,以為只要購買合理價格就夠了!其實不然,建案的背後疑問不亞於中古屋,反而還有更多要釐清,想一想,當你願意花錢購買蓋在山坡的大樓時,這算什麼親近大自然?你還不是只住在鋼筋水泥所搭蓋的空間裡?如果要親近大自然,為何不居住帳篷內?那也比接近自然。第二點,蓋在城市裡的大樓,尤其是接近公園綠地的大樓內,不能算是接近大自然,因為整座城市所覆蓋的森林面積沒有城市來得大,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接近二十六公頃,內湖山區、陽明山的山區加起來所吸進的二氧化碳不比人類每天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來得多,全台灣的汽機車高達兩千多萬輛,尤其是機車的數目高達近一千五百萬輛(統計到二零一零年五月底),也就是每兩個人,就有一人是機車族,那麼公園、樹木種植再多,可以解決人口機車數目嗎?

不見得。然而,問題不只於此,台灣人的習慣就是因為地小人稠,因此許多道路就是動不動有一條分岔路,也就是說,當你出門口後,沒有多久就一定等上紅綠燈,然後不到幾百公尺又有一個紅綠燈,整體下來,當你出們想買晚餐時,已經經過了數十個紅綠燈,那麼這些等待時間累積起來還不比你直接走路去購買較快。但偏偏我們不這麼做,只因為貪求「方便」。這也難怪,只要是離近捷運、夜市,生活機能較佳的建案總是賣得特別好,反觀第一棟建案,只不過離捷運站再多個五十公尺的距離,人卻不肯上前看看,至少那棟後花園,我幾乎每天經過,很少看見準備上山的民眾前往。換句話說,人只願生活在附近能夠有一百公尺的不錯生活機能的住宅來活動,至於其他的?不好意思,請先準備「機車」代步吧!

當你願意花錢購買蓋在山坡的大樓時,這算什麼親近大自然?你還不是只住在鋼筋水泥所搭蓋的空間裡?

美國、歐洲的機區廣大,他們的建築物是屬於一棟完整的房子,而在商業地區,如紐約、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地,是屬於一戶完整面積的房屋,他們看重的一棟房屋的活動空間與居住品質,也就是整體房子的範圍,如果以亞洲地區來看,如東京、首爾、上海等地,則是空間的生活品質,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我必須先說明。

所謂的居住品質(Quality of the living),也就是你長期住在這裡的使用感覺,不必每天開車到大賣場購物的地區,還有大片花園來野餐,享受簡單的綠地。而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則是你每天一起床,就得先準備自己或到外地烹煮(購買)早餐,然後不到八點就要出門,凡事都幾乎得依賴外地的資源來能生活的人,這兩者的差別在於,自主能力的不同,如果能在在家當個SOHO族,那麼你自然想去自由自在的綠地生活,如果非得依賴資源,你當然希望資源越近越好。
當然,這種說法,不是絕對,因為有人想要兩者兼得,所以他就選擇較為中間的地區來居住,因此,任何生活居住品質的機能性也不是看周遭環境來評判決斷,若是如此,那麼請先想想居住在非洲內陸地區的人吧!甚至在長期在北極圈駐守的人士吧!環境可以被迫改變一個人,也可以使人改變環境的絕對性。

人類的生活地區在哪地,都是因為當時的環境而讓人留守此地,換句話說,就是人類自從非洲徒步遷移在澳洲、美洲等地,因為環境的資源讓人駐守此地,開始部落生活,不會有哪個民族很無聊,一天到晚都在「搬家」,這樣費神又費力,動物遷徒是為了繁殖,散播基因而來,為了回到原生土地上,動物也要努力回「家」。人類這部分也是如此,但不是標準,確切的答案。我們知道,人類足跡,已經開疆闢土千百年以上,基因到處都是他的痕跡,卻讓動物與人類和平相處始終沒有共識。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