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篇


讓我們重新思考ㄧ下交友的價值,說穿了就是你為何這麼想在網路找尋你的另一半?我假設前提是如果你真的這麼想的話。想在網路上找尋與你好相處、有話聊,且可以陪你過後半輩子的人,無論男女,你知道不能欺騙他人,也不能開口閉口就是謊言,甚至誇大自己的優點及你在生活上的益處,但我們就是會,為什麼?
原因不外乎是容易吸引他人的目光,容易把特別的、鮮艷的、光彩的、閃耀的、甚至用白話說—可以見人的,而不會見光死。我們對第一印象有多重要,就能從現實生活表現出來:不穿帥一點,就不會有正妹看我,不穿得有個性,有品味,就不會有女性注目我,不穿得美一點,就不會有男孩想要認識我,讓我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不表現端莊點,就不會有專業形象,不穿上西裝或套裝,就不能展現我的專業,及我的能力。然而,我想問,那你所謂的專業就是表現在“服裝”上嗎?一個穿著西裝,打著棕金色領帶的男士坐在我的對面,而他的腳上穿著像極皮鞋的休閒鞋,我坐在捷運的座位上,他的頭髮抹了髮蠟,亂有造形的,隨意撥弄髮型,讓他自己看起來很有Style。那他的專業是?
把妹?說話很風趣?還是你的本身業務上?我是指你如果是保險業務員還是汽車業務員等類似行業,那麼你的能力不會是這個—後天學習的能力,而是你與生俱來的能力,我們卻容易時常忽略這個能力,只想用外型討好他人,博取他人歡心,像小孩哭鬧時,你硬是不買最新、最流行的玩具給他玩,即使現在正逢百貨公司打折促銷期。
我如果把優點,甚至是素昧平生的樣子給你看,你可能不能接受這是原來的我,甚至可能連你自己也不能接受你自己,所以大多數的女性很少不化妝來裝扮自己,把自己的眼睛給放大,把自己的嘴唇弄厚實,男生則把髮型弄得有性格,有些配件弄得誇張、無厘頭的樣子,不外乎所做的種種就是要突顯自己。
所謂的專業就是表現在外體上嗎?答案是正確的,大多的視覺印象,人的大腦的記憶最後容易逗留,五光十色的夜生活,燈紅酒綠的都會,往往讓人流連忘返,一再回朔看看那一眼最迷戀的社會,最迷戀也就是讓人退不去的主要原因—人是聲色動物。
再回到網路交友部分,在PC home的調查發現有三十五點三的網友與實際網友見面的印象有落差,二十三點一的網友認為差別不太大,而十九點一的網友認為見面後不如不要相見,在一般大多數的交友網站所刊登的網友個人的相片,印象後—我是指你有重新印刷的照片或者有修片的照片,又或者類似的粉色照片,我們很容易把印象的觀念再一次套用在他身上,我自己舉個例,我自己很喜歡與網友見面,尤其是指網路交易有需要見面來交易這件事,我每次聽到網友的聲音或者是他所留言給我的訊息,我很容易誤認以為他會是個很兇或者很溫和的男士,或者是很乖巧或者很性感的女士,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有些是個很有專業的玩家,面容就是那種有個性的男生或者就是已經當爸爸的男士,不然就是中年婦女,或者是很文靜但不是那麼一回事的女生—我不太會形容每個人的模樣,但你知道的,只知其聲不見其人,有時候我們的那種印象還是在海馬迴中,記憶只能透過電視機的基本色還是大自然的基本色去找尋我們要的調色盤到底是什麼顏色?
因此,在Facebook中,你能所容納的朋友—我是指你有深刻印象且你對他有興趣,可能不排除成為男女朋友甚至到結婚的朋友,當我們看見他的照片時,這樣子的感覺很容易佔領我們的心,讓我們對他情有獨鍾,心防容易卸下,但與他見面時,又怕是個恐龍妹或者有落差的男生,甚至擔心被性侵、被騙取錢財。如果是這樣,當初你為何還要欺騙他人來爭取他人對你的信任感呢?
人心矛盾的地方在於當我們以真面目示人時,怕被說是怪獸,不合群的傢伙,白癡,有精神疾病、怪胎等等難聽的字眼,可是不能像童話故事一般,野獸也會被美女給愛上,我們既然不能確定會愛上什麼人,那為何要一開始先設條件來找尋我們要的是什麼人?就算是同性戀也一樣,說不定最後才發現你愛的是同性人,而不是異性者。
在Facebook上,在台灣上,有兩千三百萬多人,有一千萬多人使用它來找對象,換算一下幾乎是一半的台灣人都有在使用它來找尋對象、朋友、同好、資訊、玩遊戲等等,密度之高可想而知,你若是在不算大的台灣的Facebook來找對象可能會容易—我是指與其它國家的Facebook相比下,但希望不用太大,愛沒有很大,而你還是在做你自己,地球仍在轉動,因為總是那麼“不知道”。

熱門文章